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兩個月內平叛,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允炆愣了片刻,沒看到黃子澄反對,知道他也預設了。

當下便長嘆:“想我大明開國之時,良將如雲,猛將如雨,如今舉國上下,只有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候郭亮兩位碩果僅存的老將能用,朕真不忍驚動他們呀。”

但說是這麼說,朱允炆很快與三位大臣商議決定,由方孝孺寫討逆詔文反擊告將吏軍民書,同時徵調大軍圍剿燕逆。

齊泰離宮後,第一時間來到魏國公徐輝祖家中。

他將武英殿的議事和徐輝祖說了遍,最後問,以魏國公看,可否與燕逆一戰?

徐輝祖臉色有點不好看,因為他明顯感覺到建文帝還是不信任他。

其實他很想親自領兵,親手教訓燕王這個逆賊,還有朱高煦這個不肖子。

看著齊泰期盼的眼神,徐輝祖終於也沒忍住:“現在讓俺領兵,俺有十成把握,在兩個月內平亂。”

“。”齊泰。

徐輝祖臉色不變,然後笑了,他之所以說這句話,無非是想發洩心中的不滿。

他又不能辱罵當今聖上,只能用這種話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齊泰臉露難色,長嘆道:“魏國公之能,泰從未懷疑,只是--”只是我說的也不算啊。

徐輝祖當然不會為難他,馬上道:“耿炳文擅守,當年長興十年,皆以守代攻,而最重要的是,當時他身邊有溫祥卿。”

溫祥卿以足智多謀著稱,耿炳文知道他的才能,把他請進幕府,所有長興的防守戰,皆由溫祥卿和耿兩人共同決策,也是當年耿守住長興的最大功臣。

之後溫祥卿最高做到兵部尚書,也是得到朱元璋認可的人才。

徐輝祖這話就很明顯了,耿炳文水平是可以,但以前的戰績,一大半都是溫的功勞。

而且他擅守,不擅攻。

“這如何是好?”齊泰一看有點著急。

徐輝祖低頭沉思了會:“燕王兵力尚少,朝廷以數倍的兵力,堂堂的力量壓制,只要主將不犯錯,贏面還是很大。”

“耿打仗還是比較穩,應該不會犯錯,再配幾個良將給他,或可一戰。”

“何為良將?”齊泰問。

“都指揮盛庸,能文善武,臂力過人,統兵有方;右軍都督僉事平安,曾跟朱棣共事,精於騎兵---徐輝祖一口氣報好幾個良將,本來想把瞿能也說出來,但想到瞿能為了幫自己追朱高煦,死了個兒子,也是沒好意思說出來。

齊泰一一記在心裡,他雖是兵部尚書,但對朝廷諸將領兵能力的瞭解,的確遠遠不如徐輝祖。

從徐輝祖出來,齊泰又直接去了長興侯耿炳文家裡。

這是建文帝讓他過來的。

沒想到齊泰剛進耿家院子,就看到耿炳文正拿著一柄大長刀,在庭院裡揮動,舞的呼呼起風。

看到齊泰進來,耿炳文舞的更帶勁了,還不時用餘光看齊泰。

齊泰啞然失笑,這麼大年紀了,耿炳文還像小孩子似的,明顯聽到什麼風聲,故意耍給齊泰看。

齊泰等他練完,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他,願不願意領兵。

耿炳文道領兵可以,但要給我幾個良將。

齊泰含笑問,你要誰?

耿炳文也念了幾個將領名字,其中霍然有盛庸和平安,還有瞿能。

齊泰道,瞿能剛死了兒子,恐怕不願出戰。

第二天御門聽政,滿朝文武齊聚一堂。

年青的皇帝看著百官,心中不由一陣稀籲,大明人才濟濟,但能視為心腹的文官就這麼幾個,能用的武將,也屈指可數。

等群臣站定,太監王鉞對著下面高唱:“宣,四川廣安州嶽池縣教授程濟覲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