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燕王的心事,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哨騎把證據送到京師的同時,燕王的‘告將吏軍民書’也隨之從北平傳到京城。

建文帝朱允炆看後,勃然大怒。

“皇考太祖高皇帝,並建諸子,藩屏國家。

皇考有疾,初不令諸子知之。閏五月初十日亥時崩,十一日寅時即斂,七日即葬,逾月始報訃諸王,又不容其奔喪---”

原文是郭資寫的,後來被載入史冊。

看翻譯過來的最後一段:

“但今少主(朱允炆)被奸臣所矇蔽,恐怕不會答應。所以唯有,帶你等前往,清君側之惡,扶國家於崩壞,安定社稷於垂亡,恭謹參朝宮闕,謁拜陵寢,然後退守舊時藩地,以表明我忠孝之心。”

古代人打仗講究師出有名,燕王這告將吏軍民書也寫的挺有意思。

特別最後幾句大夥看看,一旦成功了,我就退回老家繼續當我的藩王,以表明我忠孝之心。

這要放現代社會,朱棣這番話簡直當天下人都是sb,侮辱天下人智商,網民能噴的他狗血淋頭。

但古代人就吃這套,京師上下很快傳了起來,民間也在議論這事。

很多人還真覺的朱棣有點委屈。

‘告將吏軍民書’到了京師之後,京師諸臣也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

朱棣在扇動天下人造反,必須要站在道理和正義的立場反駁他。

七月三十日,武英殿。

年輕的皇帝皺著眉坐在御座上。

齊泰和方孝孺一進來就看到朱允炆皺著眉,大夥很少看到朱允炆皺眉。

就算燕逆起兵之時,朱允炆也沒有這樣的表情。

黃子澄今天比他們先到,端坐在皇帝左側,表情看不出喜怒,但齊泰看了就生氣。

要不是黃子澄誤事,豈會糜爛此至。

兩人拜見了皇帝,然後分別坐下。

齊泰等了會,發現沒有人再進來,而皇帝也不說話,好像在考慮什麼。

“聖上,臣請奏。”齊泰忍不住先開口。

“齊尚書稍等。”皇帝輕輕道。

齊泰暗暗嘆了口氣。

他原想請皇帝多招幾個人進來議事,不能老讓這幾個人說話。

黃子澄和方孝孺都不會打仗,得讓徐輝祖這樣精通兵事的人參與才行。

可朱允炆似乎並不想。

大殿裡安靜了片刻,巨大武英殿,顯的有些詭異。

閱讀最新章節。

燕王的心事免費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