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姐放心,我盡力而為,若有訊息,奴婢會拜託大廚房柳嫂子傳話到雞鳴寺。”
“好,如果有什麼需要的,也告訴我知曉。”其實沈今竹也覺得任務甚是艱鉅,對纓絡完成任務也無多大把握,可這裡是瞻園,不是她的地盤善和坊烏衣巷,除了纓絡,也不知道能找誰去。
就這麼灰溜溜去雞鳴寺避風頭,沈今竹真是很不甘心,尿床之辱,豈能忍?
☆、第36章 雞鳴寺故人喜相逢,不開眼齊三受懲戒
國人講故事,總是用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來開頭,可見這寺廟雖號稱清淨之地,但其實更是是非之地,許多故事發源於此。
雞鳴寺是千年古剎,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南朝寺廟之首,便是雞鳴寺了。
但這雞鳴寺不像那些破敗的古廟,靠回憶“我祖上也曾經闊過的”榮耀來維持體面,為什麼?因為雞鳴寺就在雞鳴山(現在的紫金山)東麓啊!雞鳴山是什麼地方,是經過皇家認證過的風水寶地!明孝陵就在此處,是太祖皇帝和馬皇后長眠之所。太廟也設在這裡,供奉著十位開國元勳,其中就包括瞻園的老祖宗中山王徐達、瞻園太夫人孃家曹國公府老祖宗李文忠,瞻園三夫人劉氏孃家誠意伯府的老祖宗文成公劉基。
百年的世家聯姻,讓這些開國元勳的後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血脈相融,逢年過年來拜祭祖宗們,也不用多跑路了,也不知享受後人香火的老祖宗們是如何感想。
有了如此牛x的鄰居作伴,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雞鳴寺本身有些底子,被太祖爺朱元璋選為皇家寺廟,敕建雞鳴寺,造浮圖五級,名為“普濟塔”,欽命得道高僧為第一任住持,以後雞鳴寺各任主持,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太【祖爺賜《金字華嚴經》一部、沉香觀音像一尊,裝入金棺銀槨內,作為鎮寺之寶,此後雞鳴寺不斷擴建,各色殿堂房舍三十餘座,比昔日還要輝煌巍峨。
這種皇家寺廟,普通人只能遠觀,不得擅自入內,而沈今竹是作為五品京官的女兒,偶爾來上香是可以的,在這裡圈下一個單獨的院落暫住,為母親祈福抄經,被寺廟奉為上賓,簡直是痴心妄想!
也只有瞻園大管事的兒子齊三拿著國公府徐四爺的名帖,才可能有此隆重的款待。雞鳴寺在金陵城的最北面,而瞻園在城南,幾乎要穿越整條南北中軸線才能到達目的地,足足走了快兩個時辰,沈今竹的馬車才到雞鳴山東邊,此時天已經全黑了,黑烏烏的山脈如怪獸般臥在腳下,聯想到此地埋葬著大明朝的太祖皇帝和那些驚採絕豔的開國元勳們,這雞鳴山好像一條沉睡的巨龍,等待著甦醒。
在馬車顛了那麼久,沈今竹早被顛睡著了,連一旁服侍的小紅都歪在車廂板壁上打瞌睡。流蘇的夫婿齊三騎著馬走到馬車窗邊,低聲問道:“玉釵姑娘,叫醒表小姐吧,快到山門了。”
知客僧在山門下遠遠看見一隊車馬,打著徐家的旗幟和燈籠,暗自奇怪:這齊三管事前天不是剛送來瞻園兩位外孫和外孫女,今日怎麼又來了?
直到齊三送上徐四爺的名帖,知客僧才明白:原來是瞻園四房的人要住雞鳴寺,看這馬車的裝飾,裡面八成還是女眷。
知客僧客客氣氣在前面帶路,玉釵和小紅扶著睡眼惺忪的沈今竹下馬車。這也是規矩,到了山門,除非你是襁褓的嬰兒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病人,其他人等都必須步行入山門,以示對佛的尊敬,文官下轎、武將下馬,並卸去兵器,若是那些不易拋頭露面的貴族女性,官家小姐,便要提前在此地設好帷帳或者清場。
沈今竹還是個女童,此時又是晚上,來的又匆忙——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呢,就被沈佩蘭催促著上馬車,所以不用帷帳等物,直接下來行走,山上月光清澈而澄亮,籠罩在山門上太【祖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