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事亂來,大事倒是一般都不糊塗,司禮監和內閣都能掌控的住,能夠推行自己的治國方略,監視藩王,轄制宗室也做的不錯,總之帝位穩固,也混了個仁慈的好名聲,他那麼忌憚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也都封了富庶的好地方要他們去就藩。鄭恭王謀反,他能果斷的喀嚓掉,子嗣也默默的弄沒了,斬草除根,絲毫不拖泥帶水。閔福王當王爺時名聲甚佳,是出了名的賢王,孝順兒子,連太后都偏愛這個和她沒有血緣的兒子,順王內心忌憚的要命,還不是照樣笑嘻嘻的面對,對這個弟弟各種優待,暗中派東廠密切監視。
順王是該仁慈的時候仁慈,該下決心時殺伐決斷毫不留情,為君者定當如此。這一點和順王相比,安泰帝就落了下乘,他勤奮愛民,中規中矩,從不懈怠,可是當皇帝和當王爺是不同的。安泰帝積勞成疾,卻到了如今眾叛親離的地步,還沒駕崩呢,群臣就開始另起爐灶了。要是換成以前的順王,誰敢如此?
廷議的兩撥人馬就順王以前是否是明君開展了激烈的爭論,這時有一個御史站出來說了一句:“父有天下,固當傳之於子,太子薨逝,遂知天命有在。順王君臨天下二十餘年,是天下之父也,如今天下盼望父歸,請皇上禪位於順王!”
☆、第195章 求不得飲鴆不止渴,老朱家有郎初長成
太子屍骨未寒,這句話對於一個剛剛失去獨生子的父親而言,真是太虐了。“太子薨逝,遂知天命有在”這意思就是說你當爹的倒行逆施,報應到了你兒子身上吧!你看看,東宮剛剛易主,就降天譴,發生了王恭廠大爆炸,南宮的順王安然無恙,你兒子卻死了,這是老天的意思啊!趕緊順應天命禪位給哥哥吧!
這個御史長了個黃蜂嘴,蟄一口讓人疼一輩子,安泰帝氣得一口鹹腥湧在咽喉,強忍著沒當場吐血,一旁的懷義心領神會,遞過一杯參茶,安泰帝一口氣喝乾了,才將這口氣嚥下去,他坐在龍椅上瑟瑟發抖,指著出言不遜的御史說道:“拖下去!廷杖八十!”
黃蜂蜇人,失去了尖刺的黃蜂也同時丟了性命,很少有人能熬過八十廷杖,安泰帝盛怒之下,掌刑的錦衣衛不敢來虛的,揮著棍子打下去,到了四十御史就沒有聲響,安泰帝並沒有叫停,八十廷杖打完,連皮肉骨頭都碎在一起了。
在血腥的震懾下,群臣不敢再出聲,安泰帝看著錦衣衛將死人拖走了,階下猩紅一片,被拖拽了很久都還有血漬,原來一個人身上有那麼多血啊!朝廷上鴉雀無聲,終於耳根清淨了,可是安泰帝並不覺得滿意,相反,有一股莫名的悲哀幾乎要將他淹沒了,此時他似乎靈魂出竅,聽見自己用沒有溫度的聲音說道:“誰再提復儲之議,先廷杖八十。退朝。”
群臣看見階下拖曳的鮮血,心中頓時膽寒,又有些希望。畢竟復儲之議是將廢太子重新立為儲君,並沒有說提順王為君之意。不過如此一來,在朝鮮國的崇信郡王何時才能回來呢?如今這個風向,還是不回來為好,瞧見安泰帝的神色,似乎要把崇信郡王弄到地宮和太子作伴啊。
入夜,安泰帝突然去了林淑妃的翊坤宮,淑妃很是詫異,自從太子崩天,安泰帝夜間就一直獨處,連皇后送的夜宵都不碰,聽聞皇上今日早朝又受了氣,傳喚了太醫把脈,這會子怎麼想起來翊坤宮了?
淑妃在燭光下對著一些小衣服,懷戀著早夭的太子。聽說皇上馬上就到,心下詫異,沐浴更衣依舊來不及了,宮人們給她理了一個晚妝,夏天梔子開的正好,堆雲般的髮髻上攢了一對純白幽香的梔子花。林淑妃看著鏡中的自己,依舊美麗婉約,彷彿時光並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跡,只是那雙眼睛變了,古井般幽深,連自己都看不透。
正思忖著,周圍的宮人不知何時都退下了,安泰帝緩步向前,也看著鏡中的淑妃,脫下莊重宮裝還有繁重頭飾的女子清麗脫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