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要找個年紀相當、懂得政治,能坐穩皇位的,在血緣上接近的,最合適的莫過於南宮裡的順王了。

可是安泰帝連朱思炫都容不下,如何能禪位給順王?安泰帝拖著病體上朝,看著群臣們為了利益已經開始站隊角逐,各懷鬼胎,而自己的心腹已經所剩無幾,臂膀一個個的斷了,明知自己最厭惡順王,大臣們卻不厭其煩的提起那個該死的名字!

順王!順王!他怎麼總是不死呢!連我的兒子都被他熬死了,他還在南宮活的好好的!安泰帝木然的坐在龍椅上,看著群臣唾沫橫飛的爭論著。

內閣大臣劉大人說道:“復立順王之事萬萬不可!順王在位二十餘載,頑劣不堪,放蕩不羈,毫無政績,不堪為君主,執意坐海船去南巡,結果釀成東海之變的大禍!文武大臣死傷慘重,大明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此等君王,是我大明禍患的根源,如何能再立他為皇帝?繼續禍害百姓?我朝宗室有十萬之巨,臣請另選賢良的藩王。”

劉大人是帝師,也是安泰帝提拔上來碩果僅存的內閣大臣了,自身兩榜進士出身,以前也官居二品,同年同黨座師學生者甚眾,加上祖先誠意伯文成公劉基的威名,在朝中也籠絡了一批大臣,說話頗具份量。安泰帝已經絕了子嗣,仇視順王,宗室各個藩王的心開始活泛起來了,不少人暗中派遣使者接觸這位閣老,毛遂自薦,想要當皇帝。

劉大人的堂孫女是皇后,加上這幾年替安泰帝做了些陰損之事,他也是不願意見順王繼位,極力建議從成年藩王中挑選賢德之人,無論是誰上臺,他憑藉擁立之功,將來做到內閣首輔大臣都指日可待!劉大人此話一出,呼應著甚眾,紛紛說順王不賢德,不堪為君,宗室人才濟濟,何不另選之?

這時戶部右侍郎出列說道:“順王在位二十餘年,四海昇平、人民休養生息,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順王南巡,是因開海禁之後倭寇平息,福澤百姓,安居樂業,朝廷賦稅成倍的增漲,彌補了以前的虧空,國勢為之一震,順王想要去江南體察民情,才決定親自去巡視一番。至於為何坐船南下,是因從運河南下所費甚眾,沿途官員都要送禮設宴接駕,甚至有人乘機索賄送禮,烏煙瘴氣,這一去一回,必定勞民傷財,順王體諒百姓疾苦,所以才決定坐大海船南下,這正是順王的英明之處啊!”

“東海之變是紅毛番垂涎我大明繁華,想要憑藉船堅炮利來搶佔之,這正說明順王治理的功績啊,民間有句話極有道理,只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東海之變,大明損失慘重,或許有順王急功近利之過,可縱使如此,也是瑕不掩瑜的。臣以為,萬萬不可因東海之變,而抹殺順王的功績啊!連聖人都有缺點,一國之君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是完人,一點錯誤都不犯啊!皇上對我們這些大臣們寬厚仁慈,就是三年一度的考核得了下等,也會再給一次機會改過自新不是?只要下一次考核得了中上,還是會留任甚至有升遷的機會。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皇上對我們如此寬容,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要投之桃李,報以瓊漿,對一國之君也要寬容,容忍國君犯錯啊!”

右侍郎一番話,句句都是恭敬直言,卻暗中指責劉閣老太過狹隘,對上苛刻,並且把順王樹立成明君典範,一看就是專業洗地三十年的,一張嘴能把黑的說成白的,不當御史太可惜了。倘若此時順王在朝堂上,估摸也會臉紅,其實當年他選擇坐海船南下只是覺得好玩,運河一路的風景他早就看膩歪了,以前從來沒有這麼幹過,天上海鷗飛翔,水裡海豚逐浪,新鮮著呢,每次聽到沈今竹講述海上的趣事,他就遐想不已。在位二十餘年,不拘小節,是一邊玩著一邊當皇帝,有時候甚至本末倒置,一心撲倒玩樂上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大臣們連續兩三個月看不見皇上的都有,甚至還一度下江南微服私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