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我反正是走不掉的,留下來看結果吧,如今這日子,是能活一天是一天,快活一日是一日。
或許是天意,縣令的飛鴿傳書躲過了弓箭的圍追堵截、躲過了老鷹海東青的獵殺、躲過了暴風雪的襲擊,終於到了遼東上官的案頭上,上官大驚,八百里加急上報到京城,可是京城已經一片混亂——火藥局王恭廠爆炸,死傷過萬,巨樹、石墩、屍首如同下雨般從天而降,連皇宮也都如遭遇了地震一般,有宮殿倒塌,飛瓦傷人,新立的東宮太子受重傷,國儲危機!
☆、第189章 遇災禍京城修羅場,撕破臉後院起紛爭
京城王恭廠爆炸案,死傷過兩萬餘人,據說當時聽到巨大的咆哮聲,猶如傳說中的遠古巨獸甦醒,然後看見王恭廠上空升起一個巨大的、黑色的猶如蘑菇靈芝狀的雲彩,瞬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萬物騰空而起,連駙馬大街上五千斤重的石獅子也被衝擊的騰空而起,飛到了順誠門外,屍首和各種人體殘肢從空中如雨點般的落下,爆炸波及之地的情景猶如人間地獄,百姓如此,皇宮也遭了秧,在紫禁城修繕房屋圍牆的兩千多工匠們從腳手架上跌落下來,成了“肉袋”!
乾清宮受損最為嚴重,當時安泰帝正在用早飯,掌印太監冒死將安泰帝推出了殿外,當時在乾清宮服侍的太監、等候傳喚的幾位御史大人均喪命,而抱著五歲的太子跑出殿外的太監摔倒在地,用身體護住太子,腦漿都被砸出來了,等侍衛們從斷壁頹垣中挖出太子,太子早已經昏迷不醒了,林淑妃看見渾身浴血的兒子,當場昏厥過去。
之前火藥局工廠爆炸發生過幾次,但是其破壞力有限,這一次王恭廠爆炸案死傷如此慘重,居然還波及到了皇宮,許多受害者的屍體衣服等物居然奇蹟般的落到了並無震感的昌平縣,實在蹊蹺,難以單純的用火藥局失火爆炸來解釋,再加上安泰帝囚禁侮辱長兄、在朝中排除異己、廢長立幼,東宮易主等事不得民心,朝野之中頓時盛行“天譴”之說,天子無道,所以天降災禍。
迫於壓力,安泰帝釋出了“罪己詔”,此時他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了,不是和大臣們議事安撫百姓、收拾殘局,就是守在東宮太子身邊,希望兒子能醒過來。
奉先殿裡,今日廷議的主題依舊是賑災和廷推新的工部尚書,因為此事罪魁禍首火藥廠屬於工部管轄,事發後工部尚書兼任內閣次輔被彈劾成了篩子,引咎辭職,安泰帝死裡逃生,唯一的兒子重傷昏迷,也深恨這個尚書,並無挽留,直接就準其辭職,工部尚書和內閣都出現了空位。
上一任工部尚書是德高望重的王大人,去年沈今竹奇蹟般迎回了海南島垂釣的順王,王大人奏請安泰帝親自去海澄縣迎接順王回京,並且准許太子朱思炫上朝聽政,開罪了安泰帝,隨後其老母得了“急病”去世,不得已丁憂辭官,回老家守孝去了。新的工部尚書是安泰帝的心腹。
誰知這位心腹入閣不到一年,就出了這等大事,被迫捲包袱滾蛋了。今日廷議的主題是推選新的工部尚書,但是御史們依舊不依不饒的要刑部立案,說此人瀆職,翫忽職守,對王恭廠監管不力,釀成大禍,勢必要將此人下獄,定罪量刑,否則如何面對地下兩萬冤魂!
人走茶涼,不僅御史如此,連工部自己人都開始咬以前的上官了,眾人深知齊心協力把上官咬出來定罪是正經,否則問責就要問到自己頭上了,死貧道不如死道友嘛。
安泰帝的頭被飛瓦擊中,此刻還裹著傷藥覆著傷口,幸虧當時頭上戴著狐皮暖帽,否則傷口就要見骨了。他已經連續三天都沒有休息,此刻眼冒金星,還出現了耳鳴,連底下議論聲也聽不太清楚了,群臣的聲音越來越刺耳,他心煩意燥,一拳擊在龍案上,吼道:“准奏!刑部、御史臺聯合徹查此案。外頭有數萬災民等著安置、馬上就春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