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番問答陳述,一旁的師爺一一記錄在案,縱使在衙門見慣了各種悲情悽苦的女子,這戴氏的經歷還是比較震撼的。審問了約半個時辰,沈推官說道:“本官不能相信你一面之詞,本官要去荊州鄉下趙家灣查證此事,還要派人去武昌府尋訪你說的外室一家,收集證據和證人,這些日子你都不能離開荊州府,隨時聽候傳問,他日與被告、證人對薄公堂。退堂。”

戴氏看見了一線曙光,忙說道:“武昌府外室一家已經居住了十八年,周圍街坊領居均可證明。可是趙家灣全是趙家人,他們相互包庇,汙衊我這個外地的媳婦,還要把動用私刑,將我浸豬籠淹死,恐怕無人願意出面給我做證,還沈青天明察。”

沈推官說道:“國家律法大於宗法,宗族再勢大,也大不過天去。本官定會查清真相,退堂。”

戴氏在蒲團上掙扎了許久,才扶著牆慢慢站起來,一步步的艱難往外挪步,有個新衙役看不下去,扔給她一根竹竿杵著,戴氏在縣衙租了一間屋子,次日便去衙門將自己的住址告知登記,供日後傳喚,她依舊杵著竹竿,不過腳步利索許多。沈推官喚住了她,問道:“你是山東高密人氏,可認得同鄉高密王家?”

戴氏說道:“我們高密戴氏和王氏是世交,均是書香望族,關係一直很好,當年我弟弟和王家女還有過婚約,後來家族獲罪,弟弟被罰沒為官奴,從此杳無音訊。”

提起幼弟,戴氏擦了擦淚,說道:“想來他孤高的性格,當官奴也活不長久吧。”

沈推官問道:“王家女?那個王家女?”

戴氏杵著拐挺起了胸膛,說道:“就是祖母是衍聖公孔家嫡女的那個。”如果沒有那場滅頂之災,弟弟就早去了名門淑女為妻,此時已經兒孫滿堂了吧。

衍聖公嫡女的親孫女?說的就是我的妻子王氏啊!困擾沈推官心頭多年的疑問終於得到了答案:原來是這樣,她一直對我淡淡的,是因為少年時定下的親事。

沈推官有些失魂落魄的離開了,一直以來妻子王氏就是賢妻良母的形象,在家主持中饋,教養子女,他在荊州府做推官,夫妻聚少離多,可是王氏從來不抱怨,甚至每次過年他從金陵返回荊州,王氏幫他打點行李時,都能看出她眼裡有種解脫的意味來,她從來不帶著孩子來荊州瞧他,也從不說要他申請調令,去金陵城或者其他離金陵城比較近的縣府做推官。

沈推官查案無數,他透過冷靜的分析,推斷出妻子的心並不在他身上,她只是竭力扮演了一個合格妻子的角色。沈推官是個理智的人,他覺得王氏如此的表現就足夠了,打理好家裡的一切,令他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做事,這些年做推官,在湖廣之地已經有了名氣,有時其他府縣出了棘手的大案,巡按御史會經常請他過去協助查案,巡按御史曾經舉薦過沈推官去考監察御史,可惜他那時被一件案子拖住了,沒時間去應考。他做官不為名利,只為在查案過程中理會樂趣——可儘管如此,空暇時分,看見別人家其樂融融,他還是會覺得寂寞和遺憾。

想當年洞房花燭,新娘是山東大族、衍聖公家的外孫女、姿容秀麗、談吐不凡,他對婚後的生活是充滿期待和憧憬的,可能老天就是不準人的一生太過完美,總要留下缺憾。

沈推官在屋裡喝著悶酒,想起了往事,就在這時,衙役跑過來說道:“不好了,沈推官,咱們派去趙家灣查案的衙役被鄉民綁了扔出去,這會子趙氏宗族的人還到了荊州,四處打聽戴氏的住處,要把她抓回去浸豬籠呢!”

乒!沈推官放下酒杯,“豈有此理!此案尚在審理之中,這群鄉民就想用宗法來打壓國法?驅趕衙役、私設刑堂,這群利慾薰心之徒拿著宗法橫行鄉里久矣!帶上人手去保護戴氏,把這群暴民綁到衙門,先打二十大板!”

“是。”捕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