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峨嵋將粗瓷碗裡的茶水一飲而盡,說道:“是啊,這東西和燻豬肉是一樣道理,被香薰的久了,佛香的味道就慢慢滲入了木頭的肌理中,放個好幾年香味都不會散呢。”
一個終年在佛前服侍的修行者居然把佛前供奉的護身符和燻豬肉相提並論,彪悍如斯的劉鳳姐都有些無語了,好在她深知峨嵋天真爛漫,並不往心裡去,她嘿嘿笑著說道:“多謝你了,這個木牌好像挺貴重的樣子呢,雕工和刻紋不比那些大寺廟的差,似乎更精緻些。”
“你也覺得好看啊。”峨嵋面有得色,說道:“這是我一個好朋友買了好的檀木料,要金陵最好的木匠做的,足足做了九十九個呢,全部都舍給七梅庵了,她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之以漁,庵堂總是被動等人捐香油錢,這錢來的太慢。扔一塊石頭進水裡還能聽得見一聲響呢,香客捐了香火錢總得給人一點東西。要我把這些木牌牌供在佛前,有香客來庵堂,只要捐超過十兩銀子的香火錢,便送一個刻著六字真言的檀木護身符。”
“我朋友說了,護身符這種東西靈不靈驗,完全看佩戴的人夠不夠倒黴、而且有沒有逢凶化吉的運氣。若真有這種人,他就會以為是護身符救了他,覺得七梅庵靈驗,每年都會捐香火錢啦。”
這是什麼奇怪的朋友啊?鳳姐問道:“那到底有沒有這樣八字硬的香客呢?”
峨嵋搖搖頭,說道:“木牌供奉了兩年多,最近才剛剛送出去,目前沒有這種帶著護身符逢凶化吉的香客。不過我那朋友也說,無事就說明是護身符起了作用,保護了香客。反正不管有事沒事,庵堂都要扯說是護身符的功效,這樣香火才會慢慢旺盛起來。”
“不過——”峨嵋想了想,說道:“前些日子,有個香客領走護身符不久便被一隻狂犬咬傷,得病死了,我們庵堂還去超度唸經了呢。定是這個香客前世罪孽太重,護身符都保不了她了,阿彌陀佛。”
“你那個好朋友是誰?主意挺多的。”鳳姐拿著護身符的手開始顫抖:這到底是護身符還是催命符啊!這圓滾白胖的峨嵋小師傅太不靠譜了啊!
峨嵋說道:“她是烏衣巷沈家的千金大小姐,我們七梅庵每年捐香油錢最多的香客,那些孤兒吃的肉大多半是她捐的銀子買的,這佛前供養的護身符我也送了她幾個,她有沒有隨身攜帶我就不得而知了。豪門千金,各種金的、玉的護身符都帶不過來呢。”
因鳳姐還要收拾行李,峨嵋稍坐歇息片刻,便起身告辭了,臨行前還叮囑道:“護身符一定要帶好了,甭管靈不靈驗,至少能壯膽的。”
峨嵋如此誠實坦率,鳳姐倒覺得不好意思了,她想了想,追到門口叫道:“峨嵋——這護身符你那裡還有沒有?有個朋友要一起出行,我想給他也求一個。”
“我找找看。”峨嵋先是在左袖中掏呀掏,沒找到,又從右袖中挖礦的使勁摳著,居然真的讓她摳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來!峨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口袋破了個洞,落到衣服夾層裡去了,好像還洗過一次,上頭的佛香快洗沒了,這個你要不要?”
鳳姐強忍住笑,說道:“要的。”
峨嵋揹著竹簍離開了宰牛巷,路過七家灣的一條小路時,峨嵋看著四處無人,便脫了鞋襪,捲起褲腿,跑到河岸邊的蘆葦叢中,片刻後出來了,手裡拖著一個形狀類似腰鼓,兩頭像漏斗一樣的竹簍,竹簍裡面有兩尾鯽魚和幾隻說不出名字來的小魚小蝦撲騰著,這是江南常見的守株待兔捉魚的法子,在竹簍裡塞進飯粒或者蚯蚓,放在水裡引魚蝦進去,前後兩端都是漏斗般的竹網,魚蝦從寬口游進去,裡面兩端都是窄口,就被甕中捉鱉般遊不出來了。
看著竹簍裡撲騰的魚蝦,峨嵋舔了舔嘴唇,約半個時辰後,峨嵋將烤好的魚蝦全部一掃而光,滿足的打了個飽嗝,將炭火澆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