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伏牛山盟誓,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正想贊同。
“誒,大將軍,小人還沒說完”,桓景打斷了正要繼續說:“而且我軍在北,直面胡虜,還望大將軍能讓荊州王刺史好生照應照應。”
“卻當如何照應?”
“祖公欲今後年年北伐,以荊州物產豐饒,每歲獻糧草五萬石供應我軍以為北伐之資,不為過吧?”
“五萬石,荊州軍中糧草亦不算多。”一旁王廙插嘴道:“恐難以供應。”
其實五萬石糧草,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大約可以供司州全軍兩個月而已。但這裡有個面子問題。若是按伏牛山劃界,基本符合各方假設。但若是荊州年年供給司州軍馬糧草,那麼桓景就可以傳揚出去,說是此次對峙,王敦落了下風。
之後王敦再要去找祖逖要會淮南壽春之地,如果祖逖知道他連桓景都搞不定,又怎麼可能理會他的訛詐呢?所以王敦一方必然不會答應。
錢鳳向王敦低語:“我軍且在此地住上一晚,看他桓景能不能坐得住。”
這時,王敦隱隱望見山路盡頭,桓景軍營後旌旗大動,看起來又有一支生力軍加入了桓景的軍營。他心中一驚,如果沒猜錯,這必然是從小路撤下的司州軍馬。
桓景能夠毫無顧忌地從小路撤回兵馬,想必周訪是和桓景有密約了。那麼周訪在想什麼!
果然,見到桓宣帶兵回來,桓景很適時地補了一句:
“我以為這個要求是恰當的,大將軍有在下以為北方藩籬,才能安心解決內部的問題啊!將軍孤軍懸在南陽,不怕荊州出亂子嗎?”
桓景特意著重了“內部”二字,在王敦聽來,簡直是在明示周訪要有所行動了,他再也忍耐不住了。
“足下替大晉守土有功,荊州提供糧草是應該的。”王敦沉默許久,終於沒奈何,只得答應了桓景的條件。
如果周訪真的趁自己在伏牛山傻乎乎地和桓景對峙,南下取了荊州的話,豈不是又是第二個杜曾?而且這一次,可沒有陶侃來幫自己了。
想到這裡,王敦頭皮發麻。
於是兩方就照著伏牛山劃界,然後約定每年夏初,荊州供給司州五萬石糧草。桓景還特定要來王敦的私印,在帛書上印下。桓景又讓王敦當著大家的面,歃血為盟。
在這一套弄完之後,王敦早已坐不住了。匆匆從伏牛山大道告辭而去。
望著王敦離去的背影,桓宣悄悄向桓景問道:
“可是這樣不就賣了梁州的周刺史麼?”
“無論如何,大將軍回去之後,都要考慮怎麼對付陶公在荊州留下的勢力。那麼他懷疑周刺史是必然的。而周刺史若是此番退兵不去進攻江陵,那麼礙於周刺史的人望,他也不過能將周刺史遷到其他位置上罷了。”
桓宣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大將軍這人……真能遵守盟誓?萬一毀約怎麼辦?”
桓景笑道:
“他在荊州不能久居,只能解決完這些事情之後回江州。守荊州的不過王廙這個草包,至少老老實實交一兩年糧沒問題。
“至於毀約,一二年之後,大將軍說不定要反。那時毀約都不是什麼大事了。此次不過是嚇阻罷了,至少大將軍不會再去找祖公的麻煩。”
於是等了幾天,在聽聞王敦急急回到南陽,一路向江陵撤退之後,桓景才放心從伏牛山關口撤軍。留下一千人守關,自回洛陽而去。
至於周訪,王敦在退到南陽時,就找到了周訪的軍隊。但待周訪細細說來,卻並未謀反的跡象。若是就此事殺人,必然大失軍心,而荊州陶侃舊部還是得用。王敦猶豫再三,也只得將貶周訪為南陽太守,令其屯駐南陽,帶著嫡系退回江州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