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印刷術,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說張華留下的典籍尚在由葛洪整理,但桓景已經首先將印刷術相關的典籍,盡數搬回府上細細研究。
原因很簡單,與稼穡之學、軍械之學不同,印刷術是少有的能夠迅速擴散知識的技術。而桓景對軍隊還有百姓的教育,剛好遇到了瓶頸。
從前在譙城,桓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親自上陣,才保證當時新軍核心的兩千餘人識文斷字。雖然不說能學貫古今,但在拿著孫子兵法、論語等常見典籍當做識字課本之後,多少受到了一些薰陶。其中好學者如王仲堅,則迅速成長為新軍中的骨幹。
當然,全體將士都能理解自己的命令,這也是新軍老營戰鬥力的保證之一。
可後來自從將石勒趕出豫州之後,手下軍隊急劇擴張,桓景只好讓老兵做新兵的老師,這樣效果就大打折扣。這一批士兵就不太能理解命令背後的邏輯,但還能看懂基本的命令,這樣基本的紀律還是能有所保證。
眼下從譙城遷往司州,又湧入了大量流民,還兼併了李矩的滎陽軍隊,人一下多了起來。而且司州一片荒地,一切皆為草創,桓景不只需要關注軍隊,還需要和庶民打交道,這就使得教育變成一個愈發迫切的問題。
而一般民眾可不覺得識文斷字有什麼用處:難不成認的字多了,還能翻身做士族老爺不成?所以即使桓景在洛陽剛一落腳,就力推識字教育,但收效並不顯著。
先得讓百姓知道識字的用處,他們才能開始主動識字。印刷術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如果從前高不可攀的道理,能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那麼他們自然會開始懂得識字的好處。桓景決定先將所有官文都用印刷術散發到全景各地,並且成為一種慣例。這樣識字者若能率先讀懂官文,就會更早獲得官府的信心,這自然會惹來其他人的羨慕和效法。
只是這印刷需要怎麼開始呢?
印刷術有兩種選擇: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術,大約起自隋唐時期,一開始主要用來印刷佛經。本質上就是將原稿雕刻一整塊大木板或者銅板上,然後刷上墨。至於活字印刷,則是將字元鑄成字方,排列之後才製成模板進行印刷。
與後世許多人印象不同,後世耳熟能詳的活字印刷看似方便靈活,但自從在宋朝被髮明之後,並沒有迅速流傳開來,只是被小範圍應用。
原因並不難理解,中文是一門字符集特別大的語言,那麼就需要鑄造非常多各式各樣不同型別的字模。這麼一來,在印刷數量不大,種類不多的情況下,比如只是印刷佛經或其他典籍,那麼雕版印刷反而會更便宜許多。
但桓景顯然意不在此:將來自己官府中所有公文,都將成為印刷品,散發到治下各地。在這種情況下,為每一份公文重新刻印一份雕版,光從時間上考慮,都會極大影響效率。唯有選擇活字一途。
在確定技術路線之後,桓景親自篩選張華留下的典籍,欣喜地看到,張華果然曾經也嘗試過研發活字印刷,還留下了不少資料,各種材料選擇、引數一應俱全。只是這麼按圖索驥能否生效,還需要實驗來驗證。
桓景自己先前偶然派匠人按後世的想法試製了幾方活字,最後卻沒有獲得什麼有價值的成品。其中除了工匠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首先選擇字模材料就是一個大難題。
最好的材料當然是金屬,比如銅或者鉛,不光是因為他們較為堅固耐用。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材料不會吸收墨汁,而會讓墨汁因為表面張力在字模上攤開,便於浸染在紙張上。
但這種方案對於當時困守譙城一地的桓景顯然太貴,所以當初桓景選擇了後世畢昇所用的膠泥來作為原材料,沒想到竟然是一個大坑。
或許是因為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