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治安策,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啟卷宗,桓景粗粗看了幾眼,隨後皺起了眉頭:這都答的啥玩意?
原來當初在普及注音法之後,他走得倉促,只是匆匆挑了幾個題目,大體皆是政論與耕戰相關的,然後就吩咐卞壼和桓彝佈置下去,讓新軍軍士教導百姓識字,以準備一個月組織考試。
至於目的麼?
本來也就是觀察一番本地到底有無賢才,外加鼓勵百姓識字。畢竟無論識字如何困難,一般民眾對於做官還是極其熱心的,只要用當官作為誘餌,則無論士庶都會踴躍來參加考試,順帶著也就部分解決了掃盲的問題。
百姓永遠都是最實際的,只要有人因為識字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那麼後來效法者必然層出不窮。而對於考中的考生,桓景早就準備好,除了一二賢才拔擢為官外,成績優良者,都先安排他們從識字教師做起,這些職位不涉及實務,也算是亂世中的鐵飯碗了。
但是,他沒有料到,司州的百姓也未免過於熱心了。
一個多月之後,待桓景南征歸來,此時考試已經結束半個多月了,然而卷子僅僅才剛剛篩選完。
因為多年戰亂,百姓流亡,到他接手中原四郡之時,治下不過三十萬戶。然而即使如此,交上來的卷子竟然有數萬卷之多,為了當官,百姓蜂擁買紙應考,一時簡直是“洛陽紙貴”。
為了防止作弊,卞壼不得不安排十幾場場考試,並且頻繁切換考題,這才勉強杜絕了透題的可能。然而這也讓閱卷變得異常艱難。在考試結束後,卞壼光是剔除所有字寫得歪斜難辨的試卷,就剔除了八九成;再剔掉滿是錯字的文章則十不存一了。
本地的那些世家大族,基本都在此前幾次戰亂後南遷了。留在此地的塢堡主則由於李矩的緣故多半早就與新軍有聯絡,所以也沒必要再來考一趟試。
所以剩下的這些答題者,應該多是流亡當地的寒士,多半都是有一些識字底子的傢伙。
但即使都能讀會寫,從篩選之後的結果來看,這些人答得卻也是千奇百怪。桓景不禁感嘆,自己還是高估了這個時代寒士的學識。
比如現在在他眼前的這部分卷子,題目是《治安策》,這沿用了西漢賈誼的政論文標題,要求不過是讓考生詳述一番司州現狀,談談改善內政的辦法。
但這些卷子寫來,除了大量邏輯不通湊字數的文章外,少數文筆優雅的佼佼者,幾乎都完美地避開了桓景提問的本意。
比如有的考生似乎以為桓景要求的是文筆優雅,於是炫技似的寫了篇駢文,開頭就是什麼“夫泰極肇始,宇宙鴻蒙。體兼晝夜,理包清濁”。從盤古開天闢地說起,三皇五帝扯到三國遺事,就是避而不談本朝現狀。
這樣的文章在少數文筆優雅的文章裡,佔了大多數。除了空洞華麗的文筆之外,實在沒寫什麼東西。桓景不禁懷疑,這些傢伙是否是事先背好了一些清談所用的賦,然後到了考場一看卻是要求實務的題目,也只能將背好的文章生生謄了上來。
又有考生大概是覺得桓景多少也算是士族,然後大概士族都喜歡清談,所以將一篇《治安策》,生生寫成了談玄說理的文章:“常矯首以遙望兮,嘆民生之多繁;俗世雜而交橫兮,唯天命兮可攀……”
桓景讀畢,將寫滿文字的書簡往地上一摔:“我要你告訴我治理民生有多難嗎?我要的是方法!還‘唯天命兮可攀’,我要能知天命,要你幹什麼!”
再有的考生似乎是老儒生,道理說起來四平八穩,就是沒有一個和實際事務相關:“夫治安者,求民治國安也,一以修身為本。若自庶民至士大夫心正身修,內而民知孝悌,盜寇不興;外則懷柔遠人,蠻夷畏服。”
懷柔遠人?你向劉聰、石勒說去吧。桓景手執這卷文章,氣得手抖,也不知改扔掉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