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炒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飛來親事,晉塢,豆豉炒辣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杜曾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首先,既然桓景軍中並不缺乏糧草,身後又無漢國相侵,那麼與之在宛城長期相持下去,只會兩敗俱傷。但是,現在立刻撤軍,不光是丟了宛城的問題,自己圍了兩個月的宛城,沒能攻克,那麼荊州士族不過迫於強力才與他合作,現在眼見他慫了,恐怕又會倒向陶侃。

自己萬不能露怯,至少不能不經一戰放棄宛城,杜曾經過思考終於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於是,接下來一連五日,他只是在宛城之下與桓景相持,並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只是試探性地小規模進攻新軍營壘,面對深溝高柵,杜曾的軍隊連衝入桓景營中都做不到,當然毫不意外地就被幾輪箭雨擊退了。望著新軍軍營高大的木柵,杜曾只能謂然嘆息。

當杜曾的注意力全在桓景那一邊時,城中的荀崧帶領著軍民又乘機修復了不少城牆段,宛城暫時轉危為安。

而幾天下來,桓景也沒有閒著,一邊繼續散播陶侃進軍江陵的訊息,另一邊則派騎兵白日向杜曾營中射箭,晚上四處吹響號角,擾得杜曾手下軍士不得安生。

每一次杜曾都派出騎兵攔截,但桓景手下的馬匹都是從石勒處還有幷州俘獲的北方駿馬,杜曾騎兵的南方小馬本來就體力較差,終究追趕不上,反而徒耗精力,還在追擊中被射死不少。

但新軍內部也處在惴惴不安之中,背後匈奴人不知道何時會再度南下。而且到了宛城之後,新軍補給線已經幾乎斷絕。與先前征討幷州不同,彼時的新軍,尚可透過沁水逆流而上,向上遊的端氏城一帶運送糧草。這一次隔了伏牛山,襄城、葉縣的糧食需要繞過山路才能送達,補給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桓景勉勵將士,天天都在向士卒宣傳,說南面陶侃已經出兵,不日將克江陵;而杜曾則用匈奴不日南下的希望,來盡力維繫住他的部下。

某種意義上,兩軍都在虎視眈眈盯著對面,看誰先撐不住。

終於,到了第六日,自江陵向杜曾傳回訊息:陶侃率兩萬軍隊,從夏口出發,旦日克武昌,直趨江陵;第五漪屢戰屢敗,已經龜縮回了江陵城。

聽到這個訊息,杜曾再也坐不住了。

陶侃發起進攻的訊息,他先前以為是謠言,如今卻被證實了——怎麼會這麼巧!

杜曾想要捂住訊息,但是太晚了,軍隊中多是荊州本地人,與信使有熟識者,早就將訊息透了出去,一番口口相傳之後,自然是捂不住了,逃兵越來越多。

江陵若失,陶侃只要效呂蒙故智,荊州可以傳檄而定。而杜曾再怎麼狂妄,也知道自己比關羽還是差遠了。

他盤算著,第五漪手下兵少,又不知兵,即使江陵城防堅固,也當不得幾天。桓景和陶侃,兩害相權,只能取其輕罷了。

他突然回憶起探子從桓景營中帶回的情報:桓景似乎說過,他此行從洛陽來,要的只是宛城。那麼如是分析下來,桓景不過只取一郡之地而已,陶侃才是和自己不死不休的敵手,威脅自然更大。

他趕緊修書一封,送往桓景的營地。開篇恐嚇威脅一番後,只說自己有好生之德,會先撤離宛城,待來日再北上進攻司州;桓景若是識相的,現在就帶著城中居民北撤,讓出宛城。

“杜曾認慫了,但不過緩兵之計耳”,桓景緊緊握住從敵營中傳來的信件,彷彿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依我之見,他的下一步就該是撤軍了!”

“但他營中還未有動靜呢!”

陳昭之已經急不可耐,而一旁的慢性子王仲堅看看老戰友,又看看上司桓景,臉上露出了會意的笑容。

“再等等,至少也得給他們時間收拾行囊不是?”

果然,在糾結了兩日之後,杜曾的馬隊方才結成一字長蛇陣,從其營中悄悄撤出,向南面疾馳,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晉塢

豆豉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