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官道行走之權,大明皇長孫!,執筆見春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中央的驛道,要矮上數寸。
這也是出行的百姓,行商所能行走的合法道路。
如果在官員出行的時候,百姓佔據石板路行走,那就是違法,根據情況不同,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責罰。
像是延誤軍機這樣的大事,將會被直接處死,甚至是就地格殺。
自然,若是沒人發現,百姓還是會走上去的,這可要輕鬆太多。
不過在行走官道的時候,難免誠惶誠恐,戰戰兢兢,更兼之豎著耳朵聆聽吆喝,隨時回頭張望以準備避讓。
“爺爺,可行。”朱英肯定說道。
朱元璋再問道:“水泥的產量,可是能跟上。”
這一點朱元璋極為關心,畢竟是個新東西,雖聽大孫一說,就知道水泥的製造,基本上不值錢。
無非付出的就是一些勞力罷了。
對於大明,尤其是朱元璋來說,勞動力不值錢。
現在唯一關心的就是,如果建造一條直達北平的寬闊水泥官道,需要多長的時間。
“爺爺放心,目前高爐已建,灰石孫兒派人考量過,咱們大明遍地皆有,全力發動下,產量自然能跟上。”
朱英回道。
若是說別的礦產,那就沒辦法了。
這石灰岩對於大明來說,還真就豐富得可以,可謂是大明兩京十三省,全都皆有。
朱元璋有些欣慰的說道:“若是能夠修建一條直達北平的水泥官道,那麼遼東,奴兒干,等於直接就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
“不僅僅是遼東,邊疆各軍鎮,亦可修建水泥官道,各方聯動,叫那些草原蠻子,哪敢惹咱大明虎鬚。”
朱元璋對於官道驛站,極為重視,也很清楚其深層次的作用。
任何人,但凡觸及到驛站,驛道,一點情面都不給。
目前的大明驛站,不管是驛卒還是其他方面,都非常的清正廉潔,畢竟,朱元璋可是拿了一個女婿出來獻祭。
誰若是在這方面,想要動些什麼手腳,或者謀取一些私利,首先要對比一下自己跟駙馬的份量。
征戰多年的朱元璋,只是在大孫講出水泥的作用,無須朱英多說,立即就把思路轉到了官道上。
“爺爺,南京至北平,約莫有兩千多里地,若是算是迂迴,繞開大山,怕是更添數百里地。”
“想要快速建成,須得在這條路上,假設不少於十廠方可,才能保障更加迅速的完工。”
兩千多里,按照朱英的計算,也就是說每過兩百里地,就必須建造一個水泥廠。
以同時鋪設的方式開始進行,而後達成道路的對接。
唯一比較方便就是,目前有官道所在,不用再去勘察道路,只需要將主要的官道進行擴寬便就可以了。
這般年後,完全可以設下點位直接開始。
地面的擴建和夯實,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水泥開廠,迅速投入生產。
朱元璋聽完後,搖頭道:“十個廠不夠,遼東,奴兒干的肥沃土地極為關鍵,早一天開墾,就能早一天出糧。咱們的大軍,也能更快的集結抵達。”
“不僅僅是糧食上,對於邊關的將士們來說,也非常之關鍵,同時還可震懾草原部族,包括在遼東,奴兒干的那些蒙古人,女真人,多少也能安分守己一點。”
“明日早朝後,大孫你留下來,把工部的官員都召集過來,商議出一個章程,看看有沒有可能,今年將這條官道建設起來。”
“只要能達到,不管花費多少錢財,多少勞力,都是值得的。”
“水泥廠十個不夠,那就二十個,三十個。人手不夠,花錢僱傭也好,徵召徭役也罷,再大的困難,都得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