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後一張臉面,大明英華,空谷流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南四月,本就是春和景明的好時節。

瀲豔韶光,放在書院、學塾這樣的所在,越發因純淨無擾,而變得美妙起來。

暖洋洋的風,拂過守寬學校的四個園子,惹得廊下花、池畔柳輕輕搖曳,也燻得人眼兒媚,心兒酥。

但在春風中穿行於各園之間的女子,並未沉醉於美景。

鄭海珠和黃尊素的妻子姚氏,她們不是閒閒遊樂的踏青麗人,而是提著渾身精氣神兒、琢磨學校事務的創業者。

姚氏今日一早,就引領出差回來的鄭海珠,將北、清、復、蕉四處學園教室,都看了一遍。

學校是在三月頭上開始進學生的。

首批來的孩子,其實並不多。

與縉紳或小康人家堅持後輩子侄科舉之路不同,大部分生活在松江底層的小手工業者、販夫走卒以及貧困農戶,寧願自家的男娃娃去大戶人家當小廝,或者去做酒樓商肆的跑堂、夥計、牙人,早些掙足娶媳婦的本錢。

對女娃娃的希求則更為簡單:從五六歲開始,幫著家裡幹活、帶弟弟(因為妹妹們應該一生下來就被溺死了)。

這樣趁手的小勞力,用到十四五歲,就可以嫁人,換來一筆或多或少的聘禮,貼補爹孃的日子,或者作為弟弟的老婆本兒。

鄭海珠以現代人的語言來鞭撻,這就是,急於將兒女的價值變現。

現代社會多少或愚俗或困頓的人家,都視之為常理,何況古代的父母?

但官卷出身、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姚氏,自然難以理解。

為何不用花錢便可識字、學藝這樣的好事,窮苦家庭反倒應者寥寥呢?

姚氏於冬去春來之際,正要意氣風發地投入到自己新的人生中去。

那一蓬兒熱情,野草欲燎原似地高燃著,關涉學校之事,哪怕基建總務的,她都和曹管事、鄭守寬一樣上心。

鄭海珠南行前託付給她招生任務,她又豈肯輕易認輸呢?

好在,丈夫黃尊素支援她,幫她在府衙的窮困小吏和興修水利時認識的鄉民中,很是宣揚勸說了幾回。

那些人家,素來伏低在塵埃裡,一朝有幸被進士出身的大老爺追著兜生意,自是受寵若驚,一口應承。

總算靠著丈夫刷臉,姚氏招來了十個女娃娃,五六個男娃娃,都在七至十歲之間。

娃娃們倒是歡喜又勤勉,每日興高采烈地穿起學校發的青衫校服,踏著陽光樹影,準時來學堂。

其中有些女娃娃,最初只能來半日,便要回去做家務活兒,姚氏上門送了幾石米麵,換回了她們囫圇的自由。

鄭海珠來到學校,看到一半的春裝校服仍擺在儲物室裡,反而覺著,姚氏這樣心性要強、卻一直錦衣玉食的少奶奶,跟著自己創業初始就碰碰壁,實則是好事。

少奶奶需要接地氣,至少要理解,窮苦百姓對於日子,都是什麼想法,什麼過法。

但同時,鄭海珠又確信,姚氏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隊友。

除了詩文、織繡匠作、書法美術科目外,姚氏竟還去尋了徐光啟的兒媳婦顧蘭介,又透過顧蘭介出面,請公公徐光啟從京師派回來一位書吏,正是從前參與翻譯《幾何原本》的,入校做先生。

當鄭海珠在復園教室的窗外,聽到裡頭學生們稚聲稚氣地念著“於有界直線上求立平邊三角形”時,不由驚喜交集。

姚氏也嫣然笑道:“你那般讚譽徐翰林的筆受(指翻譯)之作,我不免好奇,去顧奶奶那裡借了書來,不想我家老爺和宗羲,父子倆竟開卷入迷,看了大半夜,說是於工巧營建等諸事,都有益處。我便想著,在我們學校裡也教著試試。”

鄭海珠自此,對學校的開局已頗為滿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重生了,被倒追不過分吧

太易無情

都市冥王歸來

開酒不喝車

聖主,您竟然是贅婿?

愛做夢的無罪

逍遙狂龍

碉堡崛起

選擇寫輪眼,我被全國罵上熱搜!

天神玉米

大明英華

空谷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