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9章 吃相不要太難看,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決定拿出他之前清查西安三衛的辦法,在全陝西推廣,解決後勤補給問題。

只有解決了後勤補給問題,才能保證軍隊得到足夠的訓練,才能讓軍隊有組織紀律性。

孫傳庭“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三家出壯丁一”,同時開始搞車營。

從明末明軍與農民軍和清兵各次決戰的大勢來看,在大型會戰中使用戰車,的確已經落伍了(除了丁毅的兵馬外),但是孫傳庭使用這種辦法,是為了適應明軍當時低下的戰術水平。

車營的作用不光是抵禦敵人的騎兵,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軍隊圈住,給他們安全感,別讓他們滿地亂竄。

陝西的精銳騎兵,在之前的歷次戰鬥中,都讓傅宗龍、汪喬年、丁啟睿他們送給李自成了。

如果不用車營,孫傳庭也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保證自己的兵在面對闖軍騎兵衝鋒時不掉頭逃跑。

而打敗孫傳庭後,李自成在農民軍中聲威大震。

因為前闖王高迎祥就是死在孫傳庭手上的。

李自成趁勢壯大,在王衛國和幫助下,他火併了賀一龍、羅汝才、袁時中,收編了賀錦、劉希堯、藺養成,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並在豫南楚北一帶開科舉、設立官府和衛戍部隊、進行屯田,已經有了新朝廷的氣象。

-----

十月時,孫傳庭慘敗在李自城手下的訊息傳到大同丁毅處。

而且他得知一個訊息,隔壁陝西軍界還有個大人物的,非常有錢。

多有錢?

為了救兒子,給了孫傳庭兩千匹戰馬。

這人正是榆林將門左光先。

明朝有兩個左光先,一個是文臣左光斗的弟弟,一個是榆林將門左家左光先。

前者是現在安徽人,後者是陝西榆林人。

左光先這麼有錢,能一次性拿出兩千匹戰馬,丁毅的目光馬上盯向了他。

要知道左光先這會可是閒置在家的啊。

原歷史上,他在明年,才聽到白廣恩投了李自成,馬上帶著人從榆林跑出去,投靠李自成。

“榆林那邊,現在什麼情況?”丁毅這天召來情報司葛洪山問。

葛洪山道:“陝西榆林是九邊重鎮延綏總兵駐地,現在稱為榆林總兵,總兵是姜讓,也就是姜鑲他們的哥哥。”

“榆林有個地頭蛇,當地人左光先。”

“左家是當地衛所出身,左父曾官至榆林衛指揮使。”

“左光先,從榆林衛小旗開始,歷任總旗,千戶,在崇禎初調到宣府深井堡守備,崇禎二年(1627年)在延綏巡撫嶽和聲的建議下,他被調回延綏鎮教練火器。左光先在陝西期間,追隨新任延綏巡撫(後升為三邊總督)洪承疇圍剿農民起義軍,居功最多,被視為一員“梟將”,由功從遊擊累升至陝西總兵(固原總兵)。

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對付滿清,左光先作為其部下亦隨之赴任,充薊遼總督標下中協分練總兵。”

松錦大戰前,洪承疇不知怎麼和這位愛將翻臉了,好像是左光先遇敵不前,讓洪承疇失望,撤了他的職,讓白廣恩代替。

從此以後,明朝一直沒有起用他,他就閒在榆林家中。

這樣個閒職在家的原總兵,居然隨便拿出兩千匹戰馬給孫傳庭,丁毅頓時就對他很感興趣。

“姜讓那邊怎麼樣?”丁毅又問。

“大人趕走了姜鑲兄弟,山西巡撫蔡懋德向朝廷舉薦兩人為榆林副總兵。”

“朝廷還沒有回覆,據說朝中有人異議,那有一門兄弟三總兵在一個鎮的,估計還是要調開他們三人的。”

丁毅想了想,微笑道:“情報司想個藉口,咱們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