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9章 吃相不要太難看,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五(1642)年九月,在崇禎不停的催促下,孫傳庭決定再戰農民軍,他以高傑為中軍,另調總兵左勷、白廣恩、鄭嘉棟、牛虎臣等部出潼關入河南攻擊農民軍,李自成、王衛國、羅汝才率部迎擊。
因為知道農民軍勢大,孫傳庭相當謹慎小心,先派出另一位招安的農民軍將領牛成虎作為先鋒,詐敗引誘闖軍進入埋伏圈。
老實說,他這計策是不錯,但他手上的明軍已經不是以前自己囤練的秦軍精銳,和闖軍相比,他們反而更像農民軍,闖軍反而像是官軍。
李自成部果然上當,中了埋伏,闖軍扭頭崩敗,看起來要和上次被孫傳庭打敗高迎祥一樣,又要完蛋了。
就在李自成下令撤退時,王衛國提議,將糧草物資、金銀財寶趕緊拋棄,以阻敵軍。
闖軍把各種金銀財寶拋得到處都是,一路跑一路丟。
這下好了,孫傳庭的兵馬很多都是原農民軍投降,那裡能看到這些東西,他們紛紛下馬哄搶戰利品,亂成一團。
此時他手下稍微精銳的有兩部,一個是參加過鬆錦之戰還活下來的白廣恩,這老油條就比較聰明,看到闖軍大敗,不急於追擊,在後面遠遠的跟著。
另一個高傑也是李自成的老兄弟,泡了李自成的老婆,知道和李自成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看到李自成大敗,他拼命往前衝,想痛打落水狗。
因為後部都在撿財寶,明軍中只有高傑一部追上,孤軍深入,
退到冢頭(郟縣東北三十里)時,王衛國和李自成都看到只有高傑一部衝上,後繼明軍大亂,都在爭搶珍寶。
兩人相視一看,哈哈大笑。
王衛國更道:“俺看俺們,才算官軍啊。”
李自大笑,當場揮手,組織反擊。
此時他們的後隊羅汝才也帶著兵馬到了,其餘各部闖軍也從敗退之中速度恢復過來,重新整隊,調頭殺嚮明軍。
高傑人少,闖軍人多,瞬息被打的大敗。
而後繼忙於爭搶戰利品的明軍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倉卒不知所為,且其胸腹率臃腫彭亨,不可俯仰,而馬鞍如駝峰,亦不能馳騁”。
左勷、蕭慎鼎二將帶頭逃跑。
李自成和羅汝才的部下卻沒有去爭奪那些戰利品,而是一路追砍明軍,殺得明軍大敗慘敗,損失了幾千軍隊和大量馬匹,副總兵孫枝秀戰死,將校戰死七十八人。
此時天降大雨,明軍的糧食、被服都運不上來,飢寒交迫,搶老百姓柿園裡沒成熟的青柿子吃,故而此戰被戲稱為“柿園之役”。
孫傳庭先勝後敗,憤怒不已,決定嚴懲帶頭臨陣脫逃的左勷和蕭慎鼎。
蕭慎鼎被斬首示眾,但有人建議左勷卻殺不得,因為他爹是左光先,出身榆林的將門世家。
左光先是明末農民戰爭早期給李自成造成最大打擊的將領,而且家財豪富,在官場上根基深厚。
松錦之戰前,洪承疇就罷了他的官,用白廣恩代替。
雖然左光先已經被洪承疇罷官了,但孫傳庭還是不敢輕易處置他兒子,讓左光先賠馬兩千匹補償官軍的損失。
此時左光先已經閒置在家,在榆林姜讓駐守的地方休養。
但他居然真的拿出兩千匹戰馬。
可見當時左家在榆林的勢力和財力有多大。
要知道丁毅在佔領濟州島之前,也無法拿出那怕一千匹戰馬。
柿園之役後孫傳庭發現了官軍的巨大問題,當天天降大雨,但下大雨又不是隻下到官軍頭上,也下到李自成和王衛國、羅汝才頭上,為什麼官軍沒飯吃,農民軍就有飯吃?
這裡面的問題可比單純的軍事失敗嚴重得多。
孫傳庭退回陝西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