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6章 橫跨太平洋,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乾建國這些年瘋狂搞各種基建,養活了無數百姓和商家,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當然,這樣做是有好處的,至少沒有田的人,也能活下去,解決了後世的就業問題,國家非常穩定。

這時丁毅道:“將來火車能造出來,投入還要巨大,朕估計得用億來計。”

“什麼?”眾人皆大驚失色。

“那還是不要這火車了。”財政部長阮文龍苦笑。

經過六七年的執政,丁毅的大乾基本穩定了收入,目前屬於緩慢的增長過程,當然,每次打破敵國的時候,會暴增一下,可這種機會,也不會天天有是吧。

大乾現在基本收入是年糧稅大概一億石左右超過了後世滿清巔峰,滿清巔峰也就八千萬左右吧。

各種商業稅加個人稅、商業收入等現金收入約為六千萬。

每年也就一億多收入,你讓阮文龍一下子投一億,他肯定要心疼死,還有,這麼多體制兄弟不要拿工資了?

這也虧是大乾前面底子厚,而且這幾年不停的擴張,征服,到處掠奪,這才有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援。

“啥時打東籲?”王鐸這時問兵部尚書張縉彥:“打了東籲,不就又有錢了嗎?”

王鐸以前可是讀聖賢書的,現在開口閉口就要打誰,然後再搶一筆再說。

因為上次丁毅打破暹羅人時,掠奪了大量的財富,然後給內閣成員,小發點獎金。

現在他巴不得天天打仗才好。

張縉彥喃喃道:“你問我也沒用,得問呂相何時準備好開會。”

呂大器白了他一眼,也沒理他。

這些人都瘋了,天天想著打仗。

丁毅在邊上還是挺高興的,這兩年他很少參與政事,內閣能處理就讓內閣處理,打不打東籲,也是內閣自己評定。

當然,內閣的一切行為,都是根據丁毅制定的五十年計劃來的。

以後就算有新皇帝上位,按大乾法典,也不能更改丁毅制定的計劃。

如日中天的大乾,必然還會在擴張的路上,不停的進發。

眾人一邊聊天,一邊享受著馬車的安穩。

大概二十分鐘不到,終於來到科技司在北城邊的工廠區。

一下車大夥就看到遠處有一條長長的軌道,從北到南差不多有五百米。

北邊有個巨大的長方形金屬,共三節。

這就是丁毅所說的火車。

看到皇帝和諸大臣來了,科技司官員和技術員們也紛紛前來。

李忠義叫來火車負責人,科技司高階工程師張保明,和布來士.帕斯卡。

張保明三十五歲,旅順出身,從以前的匠作局幹到科技司。

他之前合作的都是歐洲工程師,所以現在能說三個國家的語言。

“皇上,各位大人,咱們這火車共三節,前面這個是火車頭,後面兩節是車廂。”

“車頭有鍋爐蒸汽機,按皇上的要求,儘可能增加了壓力。”

“鍋爐內裝有兩個平放的汽缸,有兩對動輪,由齒輪傳動,另裝有一個大飛輪,藉助於它的旋轉慣性動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復運動。整個車頭重5.5噸,不帶車箱時,時速約10公里。”

這些年大乾統了度量衡,大夥還是知道十公里約是二十里路。

“一小時二十里,還沒馬跑的快呀。”有人笑道。

“這可以二十四小時不停的跑,車廂可以拖很多,一次性帶大量的人員和裝備物資。”

“只要鐵軌修到大乾各處,將來咱們大乾的機動能力將非常可怕。”

不用張保明細說,現場的都在大乾當了這麼多年的官,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這火車的好處和益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