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7章 五件事,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
十一月初打進佔平時,後黎的糧食還沒有統計完,還在往船上運,莫朝和佔平的都沒開始拿。
丁毅當初運李定國過去的三千多艘船,從九月起開始把大量的糧食往國內運。
據李定國當時來信,十一月安南第三季水稻可以收,全國的糧田又能收幾百萬石。
現在李定國就怕沒船,來不及運,又怕安南的雨季無存存放。
陳有富說到這裡,臉上已經笑開了花:“李總兵的信件昨天剛剛由陸路,快馬到京城,糧食還在海路上。”
“我們的計劃是,往湖南和廣西運一批,讓湖南的和廣西糧往貴州和河南運。”
湖南和廣西有些糧,他們可以從陸路或水路直接往貴州和河南運,而安南的糧可以經水道,直接往湖南和廣西運。
這相當於是個接力,省時省工。
如果直接把安南的糧往河南和貴州運,那就比較麻煩,還是要經過湖南或廣西。
這在後世來講,就是調拔。
但大明朝以前不會這麼幹,假設河南要沒糧,要從江南運,就一直從江南運到河南,沿路不知折損多少。
其實可以讓河南附近的其他地方先調撥給河南,然後再從江南運到其他地方。
當然,考慮到明末以前到處缺糧,也可以理解。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丁毅這時道:“今年各地還有點不穩,先用糧食穩定局面。”
“著令各地官員賑濟百姓。”
“從農業部匯總的情況來看,全國秋播形勢還是不錯,這個時候,很多地方應該可以豐收了,就算沒有豐收,得到這安南的糧食也能渡過今年,過個好年。”
“明年,大乾元年,朕相信,一定會更好。朕想過了,明年大乾十畝以下的百姓,免稅一年。”
今年還是崇禎十八年,天下剛定,很多地方還有敗逃的賊軍沒有完全平定,當山匪,各地還在剿匪。
西北省份的百姓還是比較缺糧。
丁毅就是先用搶來的糧支援下國內,同時下令各省的官員,全力搞定秋播秋收。
這段時間錦衣衛指揮使路超也很忙,大量的錦衣衛被派到全國各地,督查暗訪各地官員賑災情況。
但搶糧賑災是一錘子買賣,最終還是要讓老百姓把田種起來,安穩的過日子。
馬士英這時也表情很豐富,聽完後他喃喃道;“小小的安南,豈不能搶--收了上千萬石糧?”
“永樂時前明在安南收稅都有數百萬石,咱們現在去---購買上千萬石也不算多。”很少說話的路超說話了,很注重的把‘搶’這個字,改成了購買。
耿直的呂大器聽了嘴角直抽。
------題外話------
一不小心把前一章發了些重的,後來改了,更新下應該可以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