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5章 不忠不義,應盡殺之,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自成進城沒多久,朱純臣交出了藏在他家裡的太子朱慈烺,李自成告訴朱慈烺無罪,而朱慈烺請求李自成“不可驚我祖宗陵寢”、“速以禮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殺戮我百姓”,並指現在投降的官員是“不忠不義,應盡殺之。”
太子的最後一句話,讓現場投降的官員,包括朱純臣等心驚肉跳。
好在李自成笑笑,並沒有這麼幹,並先封他為宋王,先找人看管起來。
接著他和歷史上差不多,有點得意忘形,接連做了幾件錯事。
一是縱容劉宗敏進行“比響鎮撫司”,美其名曰“追贓助餉”,實際就是向達官顯貴要錢。只要有人不肯給錢,就會遭受極其殘忍的酷刑,史書記載這種酷刑:
“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劉宗敏憑藉這種手段,一共逼出了七千四百六十二萬兩銀子,簡直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
然後劉宗敏又搶了吳三桂的女人陳圓圓,還打了吳三桂老爸吳襄,抄了吳襄的家。
李自成這時正派唐通率八千兵馬去招降吳三桂。
這會吳三桂帶了一萬多兵馬駐在永平。
唐通來的比吳三桂的家丁慢了一步,在唐通到來之前,吳三桂有家丁已經提前從京師跑回來,告訴了吳三桂京師中發生的一切。
這下徹底把吳三桂給激怒了。
歷史上的這會,吳三桂二話不說,直接發兵,先把唐通打崩了,然後就退回山海關。
但這會,吳三桂和其部下們都在商討何去何從。
因為他部下傅文元和傅天德等人,剛剛從徐敷奏那回來。
幾人追上徐敷奏的主力,當時極為震憾。
徐敷奏全軍一萬多人,人人帶鐵甲,個個都是高大的戰馬,很多人更是一人雙騎。
全軍軍容森嚴,衣甲鮮明,士氣高昂。
傅文元回來後,對吳三桂道:“比起咱們巔峰的遼東鐵騎,更勐七分。”
現場諸多遼東勐將皆一臉不服。
要知道此時吳三桂軍中,有好多夷丁,也就是蒙古人,都是跟了他們祖家吳家十幾年的蒙古精銳。
像巴克勇,克什圖,勐克圖、血剌出,金哱羅,兀把炭等,都已經跟了他們十年以上。
個個騎射雙射,也是此時遼東鐵騎的主力精銳,那怕與清兵相比較,也不呈多讓。
現在傅文元說,比起他們巔峰期的遼東鐵騎,還要精銳七分,自然引起他們不滿。
大夥都知道,這會的遼東鐵騎,經歷過多次與滿清的大戰之後,損失慘重,早就不是巔峰期。
更何況是比巔峰期還要精銳七分呢。
像鎮標中營參將巴克勇參加過鬆錦之戰,和徐敷奏等兵馬當時也曾在一營,那時的徐敷奏才六千兵馬,更不是人人帶鐵甲,這才過了幾年?他顯然不相信。
“徐敷奏的兵馬,要不是靠大車和銃,火炮,野戰根本不是咱們對手。”巴克勇一臉不服道。
“就是,當年松錦之戰,徐的兵馬以大車層層後退,清兵忙著追咱們,這才讓他們邊打邊跑的。”巴克勇的部下千總陳志伏,李得名紛紛開口道。
當年松錦大戰,清兵到處追殺其他部明軍,看到徐敷奏後,才慢慢集中兵馬打徐敷奏,但當時天色已黑,兵馬集中不夠,加上徐敷奏的兵也比較難打,只能眼睜睜看著看他們邊打邊退,脫離戰場。
這在其他明軍來看,是因為清兵想打他們,才放過徐敷奏。
傅文元等也是參加過鬆錦之戰的,他沉思了下:“當年或尤不及,但眼下的徐敷奏兵馬,皆是精銳,人人帶鐵甲,實在是勐。”
傅文元只能說勐。
眼中全是羨慕之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