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9章 兵臨城下,說話才會有道理,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臣很快變成三種意見。

一是可以考慮和丁毅合作,因為丁毅的戰績的確強,比毛文龍當年強多了。

二是認為丁毅是土匪,即然合作,為什麼不直接找到漢城,卻先打下江華島,而且他是大明

朝臣,明顯居心不良,應該報大明朝,讓大明皇帝治他罪。

還有一批人居然叫集合全國兵馬,奪回江華島,好好教訓丁毅。

前兩派人數差不多,爭論不休。

金尚憲看了會便大怒,突然叫道:“都別吵了,我就問你們一件事,若後金來攻?”

“是大明朝會派兵來助咱們,還是丁毅會來?”

眾人無語,皆沉默。

金尚憲又道:“江華島二十餘萬石糧米,現在都在丁毅手上,不答應又如何?”

向大明皇帝報告,指望他治罪丁毅?

你們在開玩笑,祖大壽臨陣逃回遼東,大明皇帝數次徵召,都視而不見,皇帝奈他何?

丁毅只要在東江不走,手握雄兵,誰能治他罪?

眾臣繼續無語。

至於集合全國兵馬來攻,打贏了還好,打輸了怎麼辦?

許久後,有人小聲道:“丁毅欺人太堪,為何要先攻江華島?”

國主李倧終於長嘆開口:“兵臨城下,說的話才有道理啊。”

眾人又是無語。

丁毅好好的派使者來談,恐怕這些朝臣,第一個想法是先抓起來,然後送到大明京城。

如今和李倧所說,兵臨城下了,他丁毅說什麼都有道理啊。

但戰爭才是政治的延續。

朝鮮好歹也算一個國家,後金帶兵十萬,人口百萬,他們也看不起這些野蠻人,最後被攻破江華島,圍住南漢山城,各路援軍全被擊敗後,才投降的。

群臣在討論的同時,漢城內外,朝鮮附近各路大軍正在集合,準備奪回江華島,好好教訓下丁毅。

當天並沒有說出什麼結果,李倧和諸臣的意思,也是先和丁毅打下看看,到底他的兵馬有多強。

若是連我朝鮮的兵馬都打不過,你還怎麼幫我守朝鮮?

更何況,丁毅開口要五十萬石,以後每年還要三十萬石,朝鮮當然不肯。

散會後,金尚憲回到府上已經是晚上七點多。

他悄悄來到書房,就見書房正有人坐在那裡喝茶,不是路超是誰。

“我王意志未定,可能要與你們打一場再看。”金尚憲長嘆,用明語道:“我盡力了。”

路超哈哈大笑:“何必自尋苦吃,損失折將,何苦來哉。”

金尚憲臉上露出不悅:“誰勝誰負,可也未必。”

“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何你們君臣不能明白?”路超道:“我都知道,後金是曹操,咱們是東吳和蜀國。”

“只要咱們聯手,必能抵擋後金,若彼此相鬥,豈不是讓後金各個擊破。”

“那你們為何佔我江華島,搶我糧米。”金尚憲怒道。

“哎”路超長嘆,學著丁毅的口氣道:“朝鮮那群人啊,視大明為父國。”

“你要好好的和他們談,多半不把我們當回事。”

“所以要和他們談道理,一定要帶著大炮和鐵騎去。”

-----

3日上午。

仁川花水碼頭,一艘艘東江船停靠在岸。

東江兵馬絡繹不絕的從船上下來,然後往東集合。

此時已正式登陸到朝鮮國土,往東就是廣域縣,那邊可以過漢江,就能前往漢城。

但丁毅估計,朝鮮兵馬會自己過漢江,尋找明軍決戰。

他選擇的地方就是仁川,以逸待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