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章 劃時代的產品,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必須往這上面研究。”周大虎道:“丁大人說的這個車刀,多試幾次,全用精鋼來造,多煉幾回,要求又有硬度,又不能脆,如果造出來,打造銃的時間,至少可以加快數倍。”
丁毅當然知道,但前世的車刀是什麼材料做的他也不懂,但車刀在加工時,溫度極高,一般的鋼材估計是不行的,這個時代,很難有這樣的技藝。
但周大虎願意往這個方向研究,他挺高興。
“可以,你們琢磨吧,若能成功,必定重賞。”
趙氏捂嘴輕笑,柔聲道:“我家信兒,他想當班級裡的學習委員,大人能不能通融。”
四周諸人宛爾。
丁毅尷尬擾擾頭:“你這樣公然求官開後門可不行。”
趙氏頓時癟起嘴。
“不過,俺準了,這麼小想當官,是好事吶。哈哈哈。”丁毅大笑。
四周立馬笑成一片,趙氏亦眉開眼笑。
“你這婆娘,怎麼可能公開求官。”周大虎喃喃道,要求也私下求嘛。
很快丁毅回到周大虎他們的作坊,看到了新的燧發槍。
這槍長四尺五,比魯密銃短了點,但銃管全是精鋼打造,能連續打三十發才變形。
不連著打的話,可以打到一百銃以上,他們試打了六十多銃了,到現在沒什麼變化。
用了新彈簧後,點火成功率達到八成以上。打十銃能響七八銃,有時運氣好,九銃都能響,這個成功率算非常高了。
關鍵是他和魯密銃不一樣的地方是,魯密銃第一次沒打響,是比較麻煩的,最少需要好幾秒鐘,甚至十幾秒鐘才能打第二次。
而燧發槍第一次沒打響,稍微調整下,兩三秒,甚至在熟練後,一秒內能再次擊發。
這杆銃絕對是劃時代的產品,丁毅拿在手上都感覺像工藝品一樣,全精鋼銃管,後面用了蜆木柄,銃管壞了後,可以卸下,換新銃管,柄還能接著用。
全重八斤二兩。
最大射程兩百米左右,有限殺傷在100米-150米最好,120米內打破重甲非常輕鬆。
其實燧發槍射程比魯密銃多不了多少,但破甲射程高了五分之一,另外的優點,一是下雨天可以打了,二是速度快了,一個訓練良好的射手,每分鐘打兩到三發都不是問題。
這才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武器。
同期的歐州也早就有了燧發槍,但丁毅的式樣和效能技術水準,都已經超越了歐州。
歐州大概到17世紀中葉才大規模認可和裝備燧發槍。
燧發槍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嚴重的缺點。
首先是貴,用鋼較多,其實是製作工藝複雜,特別是丁毅這邊的燧發槍。
槍身他精鋼打造,需要用蘇鋼再幾煉,前期就要消耗大量的鋼鐵和人工,時間,更別說彈簧等精巧小零件的製作了。
按周大虎夫妻所言,現在這樣一杆燧發槍,成本價(丁毅的人工不算,只算物資消耗)就達到十二兩,是魯密銃的一倍。
如果放棄魯密銃,全力造燧發槍,每月只能生產三百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