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8章 功高蓋主,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看不下去,當時外面狂風大作,雷聲轟鳴,突然一道閃電掠過大殿門口,嚇得崇禎心驚肉跳,以為觸怒天威。
他馬上打自己臉,當即將金光宸釋放,候旨另作議處。
所謂君無戲言,他先下令捉拿,又釋放,直接連臉皮也不要。
此時的清軍無意攻打京師,依皇太極方針,在京城周圍不斷劫掠,消耗明軍實力,入定興,下房山,戰涿州,攻固安,克文安,破寶坻,殺知縣趙國鼎。
又陷順義,知縣上官藎自殺。
清軍至懷柔,佔河西務,屯兵密雲、平谷,一個月內,“遍蹂畿內”,定興縣被圍,已退休的光祿寺少卿鹿善繼與知州薛一鄂死守城池,六天後城破被俘,清兵向他連砍三刀,又射一箭,當即身死。
阿齊格向皇太極報告,共克12城,56戰皆勝,獲人畜17萬9千8百。
8月20日,清軍開始撤退,明兵部尚書張鳳翼得知後,率軍出京,在後面趕來,尾隨清軍,卻不敢發動攻擊。
9月1日,清軍攜帶掠獲的18萬人畜及其大批物資從容出冷口,史書說“俱豔飾乘騎,奏樂凱歸”。
他們還砍下木頭,寫上“各官免送”字樣扔於路旁,戲虐明朝將吏。
帶著大量的人畜和財物,清兵浩浩蕩蕩,用了四天,才全部走出關外。
一般常識,撤退時應該精兵殿後,阿齊格這蠢貨竟將輜重放在後面,自己前行不顧,所幸明軍怯戰,怕中誘敵圈套,眼睜睜看著清軍滿載而歸。
皇太極得知後,將驕傲輕敵的阿齊格狠狠訓斥了一通。
清軍出關後,張鳳翼裝模做樣的向崇禎報告:“斬敵三級”。言官紛紛上書彈劾他,張鳳翼自知必遭重罪,服大黃麻死於軍營,明廷罷官的命令隨後寄到。
清兵第三次入關掠走人畜18萬,財物不計其數。
明朝和崇禎聲望跌到冰點,大明朝的臉被清兵打的稀爛。
特別最後阿濟格走時,讓輜重放在後面,還寫各官免送的字樣,實在是羞辱大明。
而且原歷史上,明朝京城附近都不知道,知道的京官也不敢說。
但這次戰後沒多久,京城中就有這訊息傳出來,並且傳的到處都是,很快整個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大明的恥辱。
民間罵聲一片,痛恨朝廷無能。
清兵大勝而歸的同時,丁毅打下察哈爾部,反掠了清國三萬多人,數萬禽畜。
丁毅在東江鎮的聲望已經無可復加。
戰後,丁毅報捷,破義州,鎮江,打蓋州不下,東江鎮死傷三千之眾,陣斬清兵四千,活捉建奴三百,並著人押送京城。
這是丁毅第一次獻活的女真人,朝野上下為了動容。
但崇禎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不要送過來。
他崇禎和大明的臉已經被清兵打爛了,而你丁毅居然屢戰屢勝?還能活捉建奴?
可朝臣們都吵著要獻俘,為被俘走的明人百姓報仇,於是便同意丁毅押送降兵。
於是某日。
在京城某茶樓。
有個說書的人,正在說書。
“那丁毅部下個個以一擋十,威武不凡,突然一聲大喝,伏兵四出,韃子瞬息鬼哭狼嚎,四下逃竄--”
眾人聽的津津有味,還有人不時拍案而起。
等說書人說完,四下一片叫好聲。
那說書人喝了口茶,面露得意。
突然人群有人喃喃道:“你把丁毅說的天花亂墜,可是我聽說,這丁毅和毛文龍一樣,桀驁不馴,擁兵自重,朝廷三番兩次調他離開駐地,他都不聽,這不是亂臣賊子嗎?”
四周頓時鴉雀無聲,很多人看向這說話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