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8章 功高蓋主,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二十日,丁毅和蒙古新貴們達成一致,將八千多戶蒙古戶分為三部,四千戶最強的,準備當兵用的,送到大員。
三千多戶送往濟州島,一千多戶就在鐵山附近建堡囤田。
每部都有新的臺吉和上等戶中等戶。
堡長級別由臺吉們任命,堡長以上,由丁毅任命,每三年考核一次,表現優異的會晉升級別,表現不好的臺吉都會被取代。
所有堡長以上的,另外再免稅一成,從而鼓勵他們出來當丁毅的官。
有蒙古新貴猶豫,怕大部份蒙古牧民們會不能接受。
必竟這個時代很重視傳統和血脈。
丁毅笑道:“或許第一年第二年會有人懷疑,猶豫,不甘。”
“但在槍炮和刀箭之下,懷疑的聲音都會慢慢消失,再配上足夠的糧食和吃不完的糖、鹽,用不了三年,沒有人會在意所謂的血脈和傳統,到時,我說你是臺吉,你就是臺吉。”
丁毅相信,用不了三年,很多懷疑和猶豫的牧民,都會想著如何當上中等戶和上等戶,因為,這是所有人類的本性。
經過丁毅這麼一搞,蒙古各部好多原普通牧民被升為貴族。
原貴族的家人則全部被貶為普通牧民,像圖魯還娶了以前部落臺吉的女人,讓他更加的春風得意。
很多人一夜之間翻身成為主人,原先的主人妻兒,只能成為自己的佃戶才能生存。
有些牧民雖然沒當上貴族,但看著以前高高在上的貴族主人們變成普通牧民,不知為什麼,心裡都十分痛快。
--------
時間往前推一兩個月。
因為前兩次入關很容易,加上旅順有明軍強將丁毅駐守。
皇太極在第三次入關時,沒有親自帶兵,而是讓阿濟格為統帥,同時讓鰲拜進攻義州,在丁毅身前釘下一枚釘子,同時為二次入朝做準備。
出兵義州的皇太極,也是為了吸引丁毅的兵力,不讓丁毅入衛京師,只是他沒想到,丁毅是沒入衛京師,但居然把他的義州打下了。
皇太極明明讓鰲拜堅守不出,卻沒想到,自己信任的良將鰲拜,居然不聽指揮,擅自進攻,雖然差點打崩了丁毅,但最後還是大敗,丟了義州,更丟失了近三萬蒙古部族,讓他再次元氣大傷。
6月底,清兵大軍分三路奔向冀北,入獨石口,八天後,會師於北京延慶縣,連敗明軍七次,俘獲人畜一萬三千二百三十。
7月3日,北京全城戒嚴,清軍毫無阻擋的經延慶入居庸關,先打昌平,守城的明軍總兵巢丕昌不戰而降,明德陵被焚燬。
清兵大軍再逼北京西直門下,崇禎帝大驚,命文武大臣分守都門,命兵部尚書張鳳翼總督各鎮援兵,讓太監高起潛為監軍。
然崇禎終於明白什麼叫自食惡果。
清兵第一次入關,他召開各鎮援兵,其中滿桂,趙率教先後戰死,總兵黑雲龍,麻登雲先後投降。
他還順帶把袁崇煥給砍了。
所以這次各鎮基本按兵不動,沒有總兵聽崇禎帝的,反倒是崇禎不看好的丁毅回信,聽朝廷令,出擊蓋州和鎮江,義州。(雖然丁毅實際沒打鎮江,但鎮江的清兵的確跑了。)
崇禎聽到訊息,表情複雜,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
而這次崇禎更是做了一件讓各鎮總兵和大明軍士上下憤怒的事情。
他讓不懂軍事的太監督兵,事權不一,文武將吏很難發揮作用,河南道御史金光宸彈劾兵部侍郎仇維禎給太監敘功是別有用意,不料崇禎在殿上怒斥金光宸:“仇維禎剛到通州,你便借題彈劾陷害,著錦衣衛剝去官服下獄。”
可見當時他已經昏庸到什麼地步。
好像連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