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3章 搶地盤,練新兵,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薊鎮總兵徐敷奏於八月到薊鎮,駐地在遵化縣東側的三屯營,和忠義中衛所在一起。
三屯營以薊鎮治所的資格,南治大海、北扼沿邊,東挈山海,西持居庸,成為“東回地軸山河固, 西擁天關宮闕尊”的九邊第一重鎮,是“虎觀雲流第一樞”、“九關魚鑰控雄圖”的軍事指揮中心。
到了這裡後徐敷奏發現位置真特孃的不好,因為往北不遠就是喜峰口和青山口。
這就是清兵入關的常走路線,最前陣線。
好在這時他已經完完全全算是丁毅的人了。
這次他帶去三千兵馬,皆是丁毅給他的精兵,三千精兵足以抵普通明軍三萬用。
當地還有薊鎮原總兵陳國威,吳國俊留下的兵馬,三萬四千。
這邊的兵馬是真多, 陳國威和吳國俊多次帶兵出去, 參加了好幾次大戰,還餘下三萬多兵馬,但是徐敷奏隨便找了個營一看,都是臭魚爛蝦,老弱病殘,只有兩位總兵被斬的五百家丁,還能一戰。
萬曆年間,薊鎮在冊十萬人,但當時的總兵尤繼先卻說,能戰的,只有一千。
現在這三萬四千人裡,徐敷奏毛估估, 真正能稱之為青壯的,大概也就三千左右。
此時和他一同前來的, 還有參將吳水富,遊擊何大平。
這兩人都是原來王衛忠部,也是徐大堡出來的勐戰。
何大平在清水泊阻擊多爾袞一役更是失去左手三根手指, 差點重傷退役。
但這次還是跟著徐敷奏過來了。
徐敷奏和兩人一商量,決定先從三萬多兵馬中,抽取六千人重新練兵。
練完後,打亂,把徐帶來的三千精兵一分為三,一千老兵帶兩千新兵,九千人分為兩營。
徐敷奏親帶一營駐守三屯營。
吳水富帶一營駐守樂亭縣。
何大平率一營守永平。
其中樂亭縣東邊是鹽地,南邊是大海。
丁毅的船以後可以往這邊運糧和運軍械,同時佔有東邊當地千戶所的鹽場,一舉兩得。
這九千精兵是由丁毅發餉發糧的,另兩萬多人就地囤田,煮鹽,修建喜峰口等長城。
這次朝廷核給薊鎮是四萬五千兵馬,一百四十萬餉。
此時已經在徵餉中,結果當然沒徵到這麼多,反而逼的更多的百姓起來造反。
徐敷奏也估計自己拿不到這麼多,按以前歷年的經驗,能拿到十分之一, 十四萬餉就算不錯。
除了丁毅養的九千精兵,朝廷下發的餉糧會用來給囤田, 煮鹽和修建長城的人用。
至於怎麼用, 就要好好想想,如何激勵他們。
在這方面,丁毅的人最有經驗,也最有辦法。
八月初,徐敷奏和吳水宣,何大平輪流跑遍明軍各部。
每到一營,先以兵馬圍住全營,然後集合當地明軍。
“朝廷要我們重練薊鎮兵馬,我們要從諸營中挑選精銳。”
“敢於和建奴野戰,血戰的人,站出來。”
營中一片安靜,無人有反應。
很多人臉上一片冷漠和漠不關心,好像打仗的事根本和他們無關,也有人躍躍欲試,必竟很多人,與建奴有血海深仇。
就在這時,早安排在營中的群演開始出聲。
“有餉嗎?沒餉誰願意拼命。”
就是就是,頓時下面一片喧鬧,很多人紛紛開口。
有人甚至說有餉也不能打,和建奴打必死,他們無敵的。
“都別吵。”邊上有人大聲鎮住他們。
“此次本鎮將改制,營兵分為三種。”
“一為戰兵,普通兵士,每月發銀一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