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8章 一百兩這麼貴?,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在青州收購,發現有少量賣煤的,然後越來越多,後來終於知道,這邊有煤礦。”

“現在這邊只有兩個份子井,一個小承包商,官府每年收不到幾個錢,大片礦區沒人管,當地老百姓都自已來挖,我調查過,跑了大半天。”宋祥笑道:“這邊產量最少是我們登州礦區的五十倍以上,可以用好久,而且比登州的好挖,在淺表層。”

歷史上到了清朝末期,這邊已經擁有兩百三十多個礦井,最深的才一百米,而且在當時屬於巨大的煤礦。

一般都是二十米到四十米深。

在這個沒有機械的時代,只挖到二十米,且能源源不斷的出煤,這種煤礦,是相當優秀。

因為官府不怎麼管,有人藉口承包一百畝礦,交少量的稅,真正挖的時候幾百上千畝照樣挖,反正沒人管。

丁毅很滿意:“不錯,以後這裡的礦就是我們的了,你們和青州府說了沒有?”

杜如海哈哈大笑:“我們找到青州知府,說把這裡全承租了,每年給知府三千兩白銀,承租價,一百兩每年,一次性承包五十年,以前承租的都不算。”

“尼孃的,一百兩每年,這麼貴?”丁毅罵道:“五十兩一年不能再多了。”

杜如海一臉黑線,老大你要不要這麼黑,這麼大的煤礦呢。

“原先的礦工,願意留下的就留下,不願意的也不勉強,在這邊建墩堡,附近囤田。”

“讓方多臺調一千人過來守著這。”

丁毅一道道命令下去。

前幾天在登州,他決定登州也增兵四千,三千步營,一千騎兵。

騎兵歸杜如海,步營為方多臺和周有根。

現在讓方多臺在海陽所練兵,周有根帶一千兵馬來守這個礦區。

同時在附近召收礦工,包吃給銀。

每人每天工錢為三十文。

此時明朝城鎮中僱工,常價每天為三十文,農村為二十文。

丁毅出到三十文,做一天算一天,來幹活的人還是挺多的。

為什麼要日工,不是按月來。

因為淄博地域屬大陸性季節風氣候,冬春降水稀少,夏秋雨水多,地下水位也隨之提升,一年當中只有半年可以採煤。

一般是從農曆十月到第二年四月,五月以後雨季來臨,井下不斷出水,沒有水泵無法採掘,而五月至九月又正是農作物收穫季節,所以很多礦工會不來。

像現在八月,丁毅過來,現場看到的礦工就比較少。

這邊雨季比較多,有時一月下十幾天雨,按月結算會很虧本,丁毅當然要按天來。

“有沒有辦法從下面抽出水來?”杜如海這時問隨行的幾個工匠。

只要能抽出水來,挖煤的時間就會延長。

幾個工匠們面面相覷,很顯然,明朝還沒有這樣的技能,或者他們都不懂。

丁毅仔細想了想,這個時代最難的就是做水管,一般是用竹筒來。

因為明朝時挖礦就用竹筒,這時的人們已經知道煤層當中有瓦斯(他們稱之為毒氣),所以用大竹筒中間打通,插入煤層上部,利用瓦斯比重輕於空氣的原理,透過竹筒來引導。

丁毅覺的第一個想到這種辦法的人,肯定很聰明,也不知他如何判斷瓦斯比空氣輕,怎麼知道瓦斯會往上去,或者當時,他僅僅只想讓毒氣往上排出去。

果然,杜如海這時也想到他們挖煤時的竹筒:“咱們能不能用竹筒,就是和插在煤層上一樣的竹筒,中間打穿,連線成管子,用來抽水?”

“用何來抽?”有人問。

“就是要你們想辦法。”杜如海苦笑,這種事,當然得問你們工匠。

工匠們一臉尷尬,按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