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燧石與銅,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完炮後,丁毅接著去看制銃。
銃廠距離炮廠有點遠,因為怕試炮影響到他們做工,所以眾人走了有十幾分鍾,中間還有一片叢林用來遮音。
穿過叢林後,率先看到一條河。
河邊有新建的廠房,而最顯眼的是建在河中的六部大水車。
當初怎麼在河中間建水車,工匠們想了好多辦法,找了好幾條河。
這河太淺不行,太深更不行,太寬不行,太窄也不行。
最後找到眼前這條河,深淺可以,就是窄了點,李忠義和丁毅商量後,動員遼民挖河,硬生生挖出最好的距離。
水車每部都有十米以上寬,中軸用蜆木,堅硬無比,可以帶動機床。
做好水車後又在兩邊覆土建橋,機床放置於橋上,連結水車。
再蓋房子,保護機床。
丁毅看著簡單,前面不知花了多少人力物力。
若不是他現在治下有幾百工匠,比大明朝省城還多,那能做的這麼精巧。
眼下不急著趕工,工匠們每天照常休息,晚上六點後就不幹活,六部機床日產是22-25根銃管。
如果加班加點,還能更多。
丁毅看了看機床,心中歡喜的不得了,問了下李忠義,在附近又在挖河,硬生生人工挖出來,引流這裡的水,然後再建五部新機床,但這,估計要到今年七八月份才能完成。
丁毅點點頭,暫時他沒打算大戰,前期就是苟,囤糧囤物資,爆兵,苟著,埋頭髮展。
中期才開始發力,慢慢打出去,所以眼下不用加班幹。
他現在要是用兩三年時間把後金兵打光了怎麼辦?
崇禎馬上像砍袁崇煥似的,要把他幹掉。
俺穿越,是為了大明百姓,不是為了大明皇朝,這個目標,丁毅從來沒有變過。
他又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苟著理由,勉勵了一番工匠,然後和李忠義去見周大虎夫妻兩人。
兩人正在百米外的一幢房子裡。
丁毅進去的時候,兩人抬頭看了眼,紛紛點了下頭,馬上又低下去。
丁毅就知道他們在專心做東西。
他定睛看去,桌上有堆草料,草料上有一點點火藥,周大虎手上有個零件,前面夾著什麼東西。
他拿著那零件,用力一拉。
叭,零件彈出火星,哧啦,把那火藥點燃,但沒有起火,火光一閃而過,草料沒點起來。
丁毅大喜,兩夫妻在搞燧發槍呢。
“這燧石不行,太小,火星不夠。”趙氏低聲道。
周大虎點點頭,一臉嚴肅:“質量也不行,最好能用日本的。”
燧石是矽質岩石,是許多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的主要造岩礦物,主要產於噴出巖的孔洞中。
燧石特性是易燃,古代用燧石與鋼製的火鐮擊打取火,也稱火石。
這玩意日本就多了,日本是海島國家,火山多發地區,那邊盛產優質的燧石。
兩夫妻這時對丁毅說了:“燧發槍(丁毅的叫法)和魯密銃差不多構造,槍體是沒什麼大問題,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燧石質量不過關,大人最好去買些日本的優質燧石。”
趙氏點頭:“有日本的燧石,最多三個月,咱們能製出第一把燧發槍。”
當然了,兩人不保證會比現在魯密銃強,只是按丁毅的要求先製出燧發槍,然後再看看缺點,逐步改進,如果想應用到實戰中,趙氏估計最少還有一到兩年。
如果想超過魯密銃,估計要三年左右。
丁毅左右諸將一聽這玩意要三年,那還弄個屁啊,不如用魯密銃。
丁毅馬上道,不急,五年我也能等,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