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瑞有子,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之便。關鍵還是朝廷執政要持正,不能因私廢公,一時賒欠可以理解,但若到了一定程度,乃至到入不敷出時,就該追索債務。”
“兵部負責管理天下驛站,戶部增設審計司,負責審計天下驛站總的錢糧出入賬目,一旦對不上,則有權奏請朝廷令兵部題請調兵追債。”
“下達此旨時要寫明,戶部當定期查賬,會同兵部追債,一旦未能限期補償,欠債嚴重者可由兵部抄家追補,也可由戶部列入失信之戶而會函禮部限制其科考與革除功名官爵。”
“總之,不怕士民百姓欠債,就怕他們不提前花錢不進而知勤勉求財,而不能為國家帶來收入。”
朱翊鈞言道。
申時行這時起身道:“如今陛下聖明燭照,滿朝皆悍臣,此政推行當是適宜,若將來真到不合時宜時,還可再禁民用官驛。”
朱翊鈞聽後點了點頭:“那便下旨吧!”
海瑞這裡也沒再反對。
當然,眾人都知道,有海瑞在戶部任尚書一日,這天下權貴官紳可能在驛路上就一日不敢胡來。
值得一提的是,因朱翊鈞用獎掖金的方式提高了百官俸祿,再加上海瑞如今更是成為公卿,所以收入不菲,乃至其妾盧氏還因此給他生了一子,如今也因其收入提高,而養的白白胖胖的,想來這一世,他海瑞老來得的這一子應該是不會再夭折了。
海瑞也因有了子嗣,而更有心思為國為民,在朝堂上懟其他公卿也就毫不客氣。
話轉回來。
在這之後,朱翊鈞就著侍御司擬旨明詔全國,以當循皇明太祖“養民之思想改不合時宜之政”和“從聖人貴禮教之民之意而興惠民安國之舉”為由,廢路引制度,且對各地務工遊民予以登記住址,而無住址的可登記所在之地一親友住址,以便官府察訪,且松官驛之禁,準士民按各縣所定價額馳驛。
而至此,大明廢了路引制度,且以官方名義開始主動鼓勵人口流動。
兵部為此還請旨增設驛政司,車駕司不再負責驛政,只負責車馬之政,改由驛政司負責文書郵寄與驛站管理。
如此一來,朝廷對本國民眾的束縛無疑減少了許多,而會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各處工地上所招民工也就不再是沒有官府保護的流民。
半個月後的淮安城,鳳天巡撫衙門。
“啟稟撫院,這些皆是新緝捕到進山造紙流民,您看要如何處置?”
標營總兵許盛文這一天就押著數百外籍百姓到了鳳陽巡撫呂坤這裡。
呂坤因收到了朝廷:“全部鬆綁,家產返還回!全部登記原籍與住址,發放住票,損壞東西,官府照價賠償。”
這些被押來的百姓聽後,頓時從一臉怒色變成了不可思議的神色,繼之則是大喜。
“大老爺是真要把紙坊還給我們嗎?”
這時,一叫陳九竹的流民還忍不住確認性地問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