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四章 興辦實務,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坤則在這時看著這些跪在地上一臉奮色的百姓,笑道:“是真的!陛下已有明詔,爾等遷往他處百姓皆不再視為逃戶,開荒與置產皆算合法所得,由官府保護;只是所繳稅賦丁銀將由住地官衙收取,而第一年可免徵,以勵墾荒闢新。”

“謝大老爺!”

“謝皇上!”

這時,一些流民百姓開始叩首拜謝起來。

呂坤見此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後道:“都起來,不必感謝本院!主要是當今陛下崇尚仁政,愛民如子,不欲奪爾等口食,使爾等不能活。”

“不過爾等也要知恩守禮,勤儉持家,不可自輕自賤,乃至刁頑欺朝廷之仁,若在勤耕善營後留有餘財,當送子弟讀書,而非賭錢吃酒,一味揮霍,將來也能因此有子嗣成才,為國家棟梁,也算對得起今日陛下對爾等之仁。”

“是!大老爺說的是!”

有百姓笑著回應起來。

於是,呂坤就真的讓許盛文等官校將這些流民鬆綁,也把抄來的造紙等工具還給了他們,而開始令書辦給他們登記。

“我叫陳九竹,原江西鉛山石塘鎮人,因我家小紙坊被鄉紳蒲老爺強奪,故才不得不來淮安投奔表舅,然後就因見這裡紙坊不多,但也有不少褚麻,就重新開始在這裡造紙。”

“我叫方冕,原常州無錫張林鎮人,本是無錫印銅字的工匠,因得罪了當大鄉宦顧家,就逃到了淮安。”

……

一時,在巡撫衙門的書辦開始統計這些人,且發放住票時,呂坤就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也就將被登記的流民陳九竹叫了來,問:

“你剛才說淮安紙坊不多?”

陳九竹回道:“回撫院大老爺,的確不多。”

“揚州富商多,淮安如果能造紙是不缺賣的。”

呂坤喃喃自語起來,隨即就對陳九竹說:

“如果本院以鳳陽巡撫名義撥本院惠民款五千兩於你,但你必須將你造紙之技傾囊相授,準招當地貧民子弟為學徒,且用為僱工,而納稅分利於鳳陽布政司,你可願意?”

陳九竹一時有些躊躇起來。

“你可以想想,以你自己幾個親卷族人,造的紙張,能賺多少?”

“只怕只能在淮安城裡賣,而取些薄利;而若是替布政司經營官辦作坊,就可以用布政司的名義把紙張賣到揚州去,而不必擔心被榷關稅吏盤剝,那裡巨賈富商如雲,收入自然不小,且也不擔心有豪紳在你做大後,又奪了你的產。”

呂坤言道。

陳九竹想了想後就忙跪了下來,叩首道:“小民願意,多謝大老爺賜小民富貴,大老爺就是小民的再生父母!”

陳九竹說著就哭泣起來。

他很清楚這裡面的好處,所以很感激呂坤願意以官府的名義資助他做大產業。

只總兵許盛文不得不對呂坤說:“東主,朝廷雖只准地方撫按代商賈題請內閣度支司投資助商養民,但沒讓官府自己官營商業啊!”

“但朝廷也沒禁止!”

“富賈鉅商多為權貴豪紳爪牙,沒幾個願意大辦能養大量小民的產業,只一味投身於厚利可圖的鹽業和海貿、邊貿;沒幾個真的願意惠民興實務,以致於現在都沒幾個富商願意聽從本院號召,而願意在興辦造紙、制瓷、造精巧器械農具等實務上下功夫,連造船都沒幾個願意造,都只想著賺輕鬆錢,如此,只能由官府來組織有技藝的小民興辦實務!”

呂坤言道。

許盛文聽後點了點頭:“撫院說的是,若真在淮安有大紙坊,首先是不愁銷路的,同時還能讓淮安不少因兼併而無地的遊民重新謀生,盜賊之事也就大減,人口也不會因此大量外移,還增加藩庫收入,如此考成時,也就好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返回現實,女主追夫火葬場

天劍山的豆兒

妖孽修真棄少葉辰顧夢瑤全文閱讀

擎蒼

漂亮爸爸

柳三閒

帝色撩人

梁清墨

我有一家寵獸店

辰上生

八零:離婚後我重生了

簫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