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 緝拿外夷,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翊鈞知道,能允許民族思想出現,讓本國漢人地位提升,已經是官僚士大夫中的開明改革派做出的最大改變。
而且,這還是在自己這個皇帝也不保守的情況下,才得以出現的情況。
甚至,就這種情況,也都還是經歷了不少殘酷的流血鬥爭才出現的。
所以,他清楚這個時候,是不能還要把其他文明的人也當人的。
畢竟,大明的資本主義也才剛剛萌芽,還沒到需要徹底增加全球所有人類自由度的程度。
但如果大明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即真的完全不需要依賴土地,就能從全球賺取利潤來維持本國的富強時,或許也是需要給全球所有人類一些自由度的。
不過,到那個時候,沒準天下人早已被漢化的差不多了。
所以,朱翊鈞對於禮部尚書徐學謨所提的禮不下蠻夷看法,也就表示贊同:“如此便好,但是本朝之士有宣禮於天下的義務!還是要多鼓勵士子走出去,宣教王禮。”
內閣首輔申時行這時拱手稱是起來。
而因朱翊鈞和他的執政公卿們確立了新禮當給庶民以更大的禮待,以及讓庶民中倫理地位處於下層的漢人也有一定自由權,以及正式確立漢人在禮法上地位高於番夷。
所以,接下來刑部真的按照這一主旨修正了律例。
修訂的內容主要是對過於限制漢人自由的宗族與父母進行律法上的約束,也明確規定漢殺夷只以有損漢人仁德為名而予以非刑罰上的處罰,即只罰款;而只有在漢人不願繳罰款時才准予實施徒刑以下的刑罰,而夷殺漢則判同以下犯上,本人與父母弟兄、子孫、同居者,皆斬!
總之。
因為大明本身不缺勞動力的緣故,所以就導致大明統治者在為了踐行讓新確立的禮法只為強國惠民的主旨後,而不怎麼把番夷太當回事,甚至有意希望透過這種嚴重偏袒本族漢人的方式來減少番夷數量,促進對海外番地的漢化,以達到本國能一直強國惠民的目的。
而之所以對殺番夷的漢人還是予以罰款這樣的懲罰,則是因為大明短時間內,在海外一些地方出現大量漢人之前,還是需要當地的番夷承擔起消費大明各類商品的功能的,所以還不能讓漢人可以肆意殺戮番夷。
倭國九州大名島津家族在大明佔據松浦半島等九州區域後,也意識到了大明的強盛,便透過大明派駐在東瀛的官員上疏,請求朱翊鈞准予恢復他們的朝貢。
朱翊鈞准予了恢復島津家族的朝貢。
雖然朝貢制度對於大明而言是一種很吃虧的制度,但朱翊鈞打算只改良他,而不是完全廢除。
因為在朱翊鈞看來,原有的朝貢制度完全可以作為一種相當於與外夷官方接觸的外交途徑。
只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為了充面子,表示自己富有四海,所以不需要外邦上貢什麼稀奇之物,且為展示自己的強盛,收穫蠻夷的忠心,非得賜予比上貢更多的回禮。
而在朱翊鈞正式下詔禮不下蠻夷之前,島津部就因為得知大明准予他們朝貢,而急忙派了貢使來華。
島津部這麼積極,既是因為想進一步瞭解一下大明,也是因為朝貢制度之前素來是來朝貢的外邦能從大明朝廷這裡拿到比貢品更值錢數倍的回禮而大賺特賺,順便還能在朝貢途中採購一批商品而回國賺取暴利。
這次領隊來大明朝貢的島津貴族是島津家久,島津當主島津義久的弟弟。
島津家久在到達大明京師後,就開始派人去四處訂購大明的商貨。
而島津家久自己則帶著幾個武士去了教坊司,準備去這裡解決一下生理需求,順便打探更多的大明秘辛。
但禮部尚書徐學謨早就以漢夷貴賤有別而題請得不準教坊司招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