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一章 禮下子女,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一個改變。

在朝廷的威逼利誘下,地方上計程車民不得不開始接受不纏足的風俗。

而武清知縣彭應參以俸銀訂購一批全足繡花棉鞋讓武清縣的大多士民因而更願意接受放足的行為,被認為是一種很善於利用人性的變通行為,也就得到了朱翊鈞的褒獎。

吏部因而在行取時,特將他補為吏科給事中,代替被處死的給事中戴光啟。

大明的確不缺能做事會做事的官員。

哪怕這次因為火燒中宮的事件,導致許多清流朝臣被誅,但朝廷依舊能迅速選出一大批可以足夠勝任科道、六部等職的地方親民官進京任京官。

甚至基本上都還是進士官。

誰讓大明的進士本就不少呢。

要知道,每一屆的進士大部分都是三甲同進士,而這些同進士大部分都只能在地方上打轉,蹉跎一輩子。

所以,只要皇帝不怠政,不惡意讓官職空缺,這片土地上就不缺能適合某官位的人。

哪怕,把要求提高一些,依舊說非進士不可,非考成優等的不可,也沒事,大明有的是能力出眾但等不到升遷機會的進士官僚。

這也是為何如今計程車族遠不如漢唐時的世家。

讀書成為文官的成本大量降低了。

大量庶民小地主也能培養出一兩個讀書人,導致天下想做官的人如過江之鯽。

他們不怕朝廷內部鬥得厲害,只怕朝廷不給他們上進的機會。

朱翊鈞個人也不怕把文人殺的太狠,他怕的是,出現明末那種因為大士族在兼併土地足夠多後,就聯合幾個大士族壟斷鄉議,乃至在官場上構建起強大關係網後就操控地方官府,進而在科場大肆舞弊,用各種手段壟斷科舉中錄取生員、舉人的名額,進而阻斷了普通讀書人的上進之路。

據後世有人統計,無論明清,隨著朝代發展到後期,進士中出身普通庶民地主階層的比例都會逐漸下降,乃至下降到嚴重的地步。

而明末也是一樣,因為上進之路漸漸被阻斷,竟出現了生員也造反的情況,即所謂的白頭軍。

按理,生員作為統治階層的一員,不應該自己造自己的反,但歷史上的確出現了。

當然,朱翊鈞也不敢再繼續擺爛,適當的讓申時行等還心存社稷蒼生的執政公卿看一下他這個皇帝如果擺爛是什麼後果後,他就不得不繼續勤政起來。

因為朱翊鈞不好預料,如果他這個皇帝持續擺爛,地方上的官員在見到自己遲遲得不到升遷後,心態上會多麼失衡;尤其是見貪汙違法的同僚竟半點處置也沒有後,會不會更加心態失衡?

進而會不會徹底泯滅掉維護整個地主階層長遠利益的心思,而也開始擺爛乃至更加猖狂地胡作非為。

所以,朱翊鈞自然不敢像歷史上的萬曆一樣,直接擺爛二十多年。

吏部新補的清流科道官,他很快就批了紅。

雖然清流科道官不少都嘴臭的很,但的確也是監督朝中大員們的利器,畢竟他們年輕,多少的確還有些朝氣,可以遏制掌權的大員任人唯親。

要不然,朱元章當初也不會讓小官掌大權。

這場火燒中宮導致的風波對於朝廷而言反而是件好事,因為在這之後,行取的大量新清流科道官,基本上都是在執行新禮建設即禁纏足和棄嬰等國策中表現不錯的地方親民官。

這些人入職中央掌諫官之職,自然會使新禮的推進要順利一些。

“啟奏陛下,新禮之立,當重新擬好國與民、官與民、民與民、夷與民之間的禮,眼下最要緊的是民與民、夷與民間的新禮確立。”

“而要確立這兩類新禮,不僅僅是要革舊禮之弊,即禁纏足、禁棄嬰,還當明確五倫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返回現實,女主追夫火葬場

天劍山的豆兒

妖孽修真棄少葉辰顧夢瑤全文閱讀

擎蒼

漂亮爸爸

柳三閒

帝色撩人

梁清墨

我有一家寵獸店

辰上生

八零:離婚後我重生了

簫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