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鹽商,紅樓蘊大爺,撐死的瘦子,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揚州西城,東關街。

高大的青磚城樓矗立在馬路邊。

城樓分三層,上面兩層為亭閣式守望臺,可以居高臨下,下面有一個拱形門,就是進出的通道。拱形門下,行人川流不息。

一條被踩得光滑的條石板路筆直地通向遠方,街道兩邊是排列整齊的商鋪,既整齊又雜亂的青磚牆面,配合著黛瓦屋頂,透著濃濃的古樸。

街邊的青磚陣裡出現了一道漆黑的門,門楣上掛著一塊大紅色的木牌,寫著“個園”。

個園是揚州名園之一,由鹽商所建,接待著四海賓朋,據說它的名字取“竹”字的一半,園內到處都是青色的竹子,青竹間遍佈疊石,由筍石、湖石、黃石、宣石等疊成的假山和青竹相映成趣。

園內的一處偏廳內,重簷架紫煙。

堂上一尊銅龜口中不時吐出一股股薰香,沁人心脾。

數十個衣著富貴,或鬚髮皆白,或正當中年的男子,分坐於堂上。

雖年紀各不同,但看起來都頗有威勢。

俗語有云:“揚州鹽商豪侈甲天下,百萬以下者,謂之小商”

百萬家產還是“小商”,在做的數十人皆是兩淮之地有名有姓的鹽商,這些人加起來的總資產,不下億計。

正中主座上所坐之人,乃是現今揚州八大鹽商之一的吳家。

吳家世代皆商,自太祖以來便時時以錢財敬獻朝廷,大乾立朝所宴請的豪商之中便有吳家老太爺,於國有功。

也因此,自大乾立朝近百年以來,揚州鹽商更換數批,可唯獨吳家屹立不倒。

吳家的當代家主名為吳海,約莫四十,一派溫文爾雅的形象。

堂內此刻未有人說話,眾人的目光,都或明或暗的停留在吳海的臉上,似在等待他拿什麼主意。

吳海不慌不忙,抿著茶水。

旁人不敢多說什麼,只能耐下性子。

同為揚州八大鹽商的錢家男子開口道:“吳家主,您倒是拿個主意啊,這銀子,咱們捐還是不捐。”

揚州八大鹽商,以吳家為首,錢家更是與吳家關係親密,錢家嫡女嫁入吳家,是為姻親,除此干係外,錢家一向是以吳家馬首是瞻。

想當初林如海剛上任整頓鹽務,整治了不少人,而錢家正是由此在吳家的幫扶下上位,成為新的八大鹽商之一。

吳海放下茶盞,平和道:“錢家主,不要心急,黃河大水,災民遍地,為朝廷計,這銀子嗎,還是得捐。”

吳家能屹立不倒,正是因為急朝廷之所及,得到聖上的嘉獎,旁人都需給幾分薄面。

眾人聞言一陣錯愕,既然要捐銀子,幹嘛先前捐那麼幾千兩銀子充個檯面,一次性捐齊來,豈不省事....

“吳家主,這是何意,不妨直言。”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面色凝重的說道。

此人也是八大鹽商之一,名為孫銘。

吳海沉吟一聲,對著眾人說道:“我們都是商人,在商言商,總不能憑白捐了銀子出去。”

眾人聞言沉默不語,而吳海則是不在意,繼續說道:“銀子嘛....咱們捐,可是也不能白捐,捐出去得銀子,自然得賺回來,相信朝廷也不會這般不近人情。

這鹽引,也該改一改了。”

說到此處,吳海便停了下來,孫銘皺了皺眉,要改鹽引,以他對吳海的瞭解,肯定指的不是數量,想清此中關節,孫銘試探道:“吳家主的意思莫非是“加引”?”

鹽引就是鹽道開出來的一張憑證,只有拿著他這張憑證才能算官方的鹽,沒有的話就是屬於販運私鹽,罪責甚大,甚至連累的家人。

鹽不是按斤來算,而是按“引”。

大乾朝一引約莫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充錢就變強開局強勢斬神!

茶大壩

七合七分後開始吃軟飯

秦天

贅婿狂飆,被退婚的我無敵了!

淡白

回村後,宅在十萬大山享受生活

少年派大星星

寒門逆襲,科舉路上她美又颯

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