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古今辯論!戰鬥力爆表的孔融!,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旋即。

孔融進入辯論環節:“統者,始也,總系之辭。夫王者,始受命改制,佈政施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系於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

尼瑪!

劉辨不得不承認。

孔融的雄辯能力堪稱一絕,上場便是一大段的引經據典,說得那叫一個滔滔不絕,即便是劉辨本人,也不由地為其口才,拍桉叫絕。

“《春秋》曰:冬十月,楚人殺陳夏徵舒!”

“在座諸位皆乃大儒,自然清楚殺人者,乃是楚莊王,按照常理,《春秋》當稱之其爵號楚子,可為何稱之為楚人呢?”

言至於此,孔融朝天一拱手,朗聲道:“這其中,便有聖人之微言大義,其故意寫楚人,而非楚子,其意在貶之也。”

“畢竟,禮樂征伐,當自天子出,楚莊王豈有私自討罪之權,他侵犯了天子權威,屬於僭越,因此必須要貶之!”

呃......

別說是尋常人了,便是上首的劉辨,聽到這裡,都不由地佩服這幫人的腦洞。

這明明就是在陳述一個事情而已,居然還能從裡面找到這麼多道理!

還真別說,即便是胡攪蠻纏,還真特麼有道理,讓你無法反駁。

如果非要這麼解釋的話,的確是在尊王,對皇權的統治,有著積極的意義。

跟著,孔融繼續道:“再者,《春秋》曰:三月,公會鄭伯於垂,鄭伯以璧假許田。”

“孔聖人因何會用一個假字呢?”

“假者,借也!”

“究其根本!”

孔融聲音再次洪亮起來,義正言辭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所有的土地皆是天子的,鄭國、魯國有何權力,私自進行交換?”

“是以,《春秋》用假字,其暗含了對天子的恭敬,同時也是表示對鄭、魯兩國的貶斥,此乃諸侯之不予專地。”

“......”

劉辨再一次驚為天人。

好傢伙!

這尼瑪便是把剎車踩斷,都不可能聯想到啊。

一個“假”字,居然可以蘊含這麼多意思,還解釋的如此清新脫俗?

劉辨恨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學歷史專業,否則現在也不必聽得如此費勁兒,若不是軍師聯盟提前打了預防針,自己可能真要說服了。

這忽悠能力,簡直堪稱一絕。

叮—!

忽然,銅鑼聲響起。

太尉楊彪提醒道:“請注意你的用時。”

孔融自然清楚,這是時間將盡的警告:“多謝楊公提醒。”

旋即。

他不在贅言,而是進入到總結狀態:“是以,何大家在《春秋公羊傳》中是這般註解,異辭者,見恩有厚薄,義有深淺,時恩衰義缺,將以理人倫,序人類,因制治亂之法。”

“自黃巾造反、董卓禍京以來,天下大亂,此即為書中‘衰亂世’也,因此,須‘當內其國而外諸夏,先詳內而後治外’。”

“這一點,從陛下在南陽所施仁政方略上,便足見其威能。”

恩?

劉辨聞言,一臉的不敢置信。

自己在南陽乾的事情,居然還暗含了今文經學的治國策略?

這尼瑪,可得好好聽聽不可。

當即,劉辨全神貫注,洗耳恭聽。

“陛下先施恩典於民,然後推行教化,暫時對南陽四周郡縣予以忽略,此即為‘當內其國而外諸夏,先詳內而後治外’。”

“如果在下所料不差,待南陽徹底王化以後,陛下此方略,必將向四周郡縣,乃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無限轉職,從小兵到萬人敵

恆安德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