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古今辯論!戰鬥力爆表的孔融!,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辯手的,但他這人際關係,可著實太差了,壓根就不可能選得上。
“哼!”
可禰衡全然不知道反思,而是冷哼一聲,獨自發著悶火:“這幫頑固的傢伙,沒一個真正識真英雄的,這段時間以來,我禰衡展示的辯才,難道還不夠?”
“簡直豈有此理!”
禰衡心底的怒火騰得燃起,久久不平。
“你還是有人欣賞的。”
孔融聞聽此言,哂笑一聲,提醒道:“你是三票,除了你我外,還有旁人投了你,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罷了。”
“會是誰呢?”
禰衡皺著眉,努力回想近日的友善者。
可是......
足足半晌,愣是一點思緒都沒有。
不過,孔融倒是因此得了片刻的安靜,能夠好生研習,為即將到來的辯論,做最終準備。
時光荏冉,日月如梭。
眨眼間。
辯論之日來臨。
皇帝行宮,玉堂殿。
劉辨身穿九龍袍,頭戴珠簾冠,端坐於大殿上首。
在其下方,盧植、楊彪、鄭玄、司馬徽並排而座,乃是首次辯論會的評委團。
殿中左右兩側,各式古今文經的辯手,一個個盡皆是高冠博帶,錦衣華服,跪坐一側,莊嚴肅穆,不苟言笑。
實際上。
雙方雖然沒有發聲,但在眼神上,已經有了長達至少一刻鐘的對撞,甚至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火藥味,彷佛一聲令下,便要下場開撕。
大殿兩側,數以百計的儒生落座於辯手後方。
第一排主要是記錄員,每兩個人,負責跟蹤一員辯手,以免貽誤、錯記,而跪坐其後者,盡皆是列席旁聽的儒生。
“沒想到,咱們陛下竟如此年輕俊朗,眉目之中似有股浩然正氣,怪不得南陽在陛下的治理下,頗有股大同世界之兆。”
“是啊,縱觀當今天下,唯有南陽可稱太平,陛下自己尚且在這狹小行宮中居住,居然願意花錢給老百姓蓋房,實在是難得吶!”
“以前我還不相信陛下乃天選之人,但是現在,我深信不疑,只有陛下,才能真正振興漢室,再造盛世乾坤。”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陛下自入南陽,才不過一年時間,便有豐衣足食之兆,五歲稚童皆能誦詩,此即是中興也。”
“聽說陛下已經成功收回了不少耕田,而且南陽豪族皆大歡喜,此既是託古改制,我以為陛下是偏向咱們古文經的。”
“陛下在雒陽時,得上天卷顧,斷橋助陣,又攜玉璽於南陽正位回宮,這些不正是咱們今文經所倡之事嗎?陛下必是偏向咱們今文經的。”
“......”
正當殿中鴻儒學者竊竊私語時。
司徒盧植起身,轉向劉辨,欠身拱手:“陛下,時辰已到。”
劉辨恩的一聲點點頭,擺手吩咐:“既如此,便開始吧。”
司徒盧植頷首:“喏。”
旋即。
他轉身面向眾儒生,朗聲言道:“自武帝罷黜百家,設立太學與五經博士起,經學日漸興盛,後有劉歆立《古文尚書》《古逸禮》《左傳》,經學遂分古今。”
“......”
“兩百年來,古、今文經內鬥不斷,各執己見,各成流派,難成一統,不利教化民眾,經國治世,終難大用。”
“......”
“是以,陛下徵召天下鴻儒至南陽,開辯論,研經學,意在求同存異,融合古今,萬望諸生各抒己見,明辨聖人本意。”
“......”
盧植在宣讀開場白時,劉辨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