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將南陽官員大換血?陛下豈敢如此!,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暨這才想起,陛下乃是微服出行,隱藏身份,忙不迭點頭道:“陛下,哦不,公子放心便是,在下銘記。”

“恩。”

劉辨這才撥出口氣:“從現在開始,朕也不能自稱朕,而是自稱我,或者皇公子,公至、文若,切記提醒我,明白嗎?”

二人齊齊頷首:“喏。”

旋即。

劉辨轉回正題,繼續言道:“水排無需多言,至於活塞木風箱,它優點非常多,咱們需要重點進行推廣。”

“比如,它可以造得很大,不必像皮囊一樣,受到皮革的限制;再者它非常牢固,可以承受極大的壓力,不會如風囊那般容易破裂。”

“此外,木風箱風量較大,漏風少,人力操作非常方便,而且不會受地形條件的約束,可以廣泛進行推廣。”

“......”

“咱們這種活塞木風箱,可以製造成方形、圓形,裡面這個可以推拉的活塞,又稱之為韛(bài),韛有拉手露在箱外,可供推拉。”

劉辨指著活塞木風箱示意圖,簡介介紹道:“而在箱體兩端有通風口,各裝有隻能向內開閉的活門,瞧見沒有,便是這兩處活門。”

“而在箱體的下部,或是側部,裝有一個通風管,在通風管的側面,裝有一個吹風口,通風管兩端各裝有隻能向下,或是向內開閉的活門。”

“公至仔細想想......”

劉辨親手進行演示推拉動作:“這麼一推,韛後的空氣稀薄,箱外的空氣便壓開後端通風口的活門,流入到箱體內部。”

韓暨皺著眉,跟著劉辨的思路,幻想著活塞木風箱的工作原理、過程,恍然大悟般地點頭以示明白過程。

劉辨則儘可能詳細地解釋:“而在韛前的空氣,便可壓開通風管的活門,衝入通風管,由吹風口吹出,進入鍊鐵爐中。”

“反之,乃是同樣的道理。”

劉辨將推拉兩個動作的原理介紹完畢,輕聲道:“因此,無論是將韛一推或是一拉,皆可以把空氣送入鍊鐵爐中,不斷地起到鼓風作用。”

剎那間,韓暨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不住地點頭稱讚:“原來是這樣啊!神奇,實在是太神奇了。”

實際上,從宋、元時代稱之為“木扇”的簡單活門木風箱,發展到明、清時代,利用活塞來鼓風的活塞木風箱,便是至近代,仍有大量且廣泛的使用。

木風箱風量大,風壓高,風向爐內穿透得以深入,使燃料能更充分的燃燒,從而提高冶鐵爐爐溫,就能煉出含矽較高的灰口鐵,便於鑄造較薄的鑄件。

“還有......”

“......”

巴拉巴拉。

劉辨解釋了一大堆,總算是把韓暨的疑問,解決了一大半,說得他是口乾舌燥,足足喝了一大口水,方才緩過勁兒來。

扭頭。

劉辨望向荀或,輕聲道:“文若,最近冶鐵作坊如何?可按照生產任務責任書,將任務分解下去了嗎?”

“公子放心。”

荀或揖了一揖,極其肯定地道:“卒徒聽說只要完成生產任務,便可解除其罪犯身份,而且還能獲得高額報酬,生產積極性都非常高。”

“咱們制定的耕具生產任務,肯定能保質保量的完成,一定不會耽誤子敬那邊的需求,甚至會超額,也不一定。”

東漢時期的鍊鐵生產,大部分是採用卒徒進行生產,雖然生產成本比較低,但生產效率極其低下,而且很容易產生暴動。

因此,對於朝廷的冶鑄行業,劉辨按照專家的提醒,從採用卒徒生產,逐漸扭轉形勢,變成招募式鐵匠生產。

這第一步,便是以生產任務責任書,完成既定考核目標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無限轉職,從小兵到萬人敵

恆安德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