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論漢末教育環境推行科舉的可能性!,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轘轅關外,青山碧水。
一葉扁舟順流而下。
船艙中。
劉辨目光掃過正在研讀《農耕要略》的棗祗,笑了笑,轉而望向門口的荀或:“文若,你與子敬,好像全都是潁川人,對否?”
(ps:《說文解字》《廣雅》中有解釋:祗,敬也!因此取字為子敬,雖然跟魯肅一樣,但實在想不到更好的字。)
“沒錯。”
荀或頷首點頭:“子敬是潁川陽翟人,屬下是穎陰人。”
劉辨想到潁川的名字,忍不住稱讚:“潁川還真是人傑地靈,奇士輩出啊!文若,你不是答應過為孤舉薦人才嗎?”
“不如......”
劉辨澹然一笑,饒有興致地道:“趁此機會,先舉薦個七八人,如何?你放心吧,孤絕不會虧待他們。”
“啊,這......”
荀或細眉微蹙,略顯尷尬:“屬下的確答應過殿下,要舉薦些人才,不過七八人實在有些多,考慮到咱們行程緊張,莫不如先舉薦一人?”
“好!”
劉辨爽快答應下來:“一個不嫌少,十個不嫌多,只要是你荀或舉薦的人才,孤必然會重用,先跟孤說說,他的基本情況。”
此一幕,頓時引起直播間一陣沸騰:
“臥槽!移動的人才庫,終於要發揮作用了?”
“潁川這麼多人才,不帶走一兩個,實在是太可惜了。”
“就是!荀或太小氣了,居然只舉薦一個?”
“大家猜猜是郭嘉,還是戲志才?”
“按照歷史,應該是戲志才。”
“志才不死,奉孝不出,你當是開玩笑的?”
“......”
果然。
涉及到漢末三國的人才時。
直播間內總是能掀起一股熱議。
沙凋網友的熱情,是永遠澆不滅的。
荀或顯然早有準備,揖了一揖,直接開口:“此人名曰戲賢,表字志才,與或皆潁川人,此人才華橫溢,腹有良謀,殿下必會喜歡。”
“戲志才?”
劉辨眼神驟亮。
還真被沙凋網友們給猜中了。
荀或率先舉薦的人才,不是郭嘉,而是戲志才。
莫非......
此人的本事,當真要強過郭嘉?
劉辨疑惑不解,試探性問:“此人比你如何?”
荀或倒也不客氣:“勝吾數倍。”
“呵呵。”
好熟悉的臺詞。
劉辨條件反射般地言道:“不可能。”
而荀或則愈加肯定:“數倍,乃至數十倍。”
劉辨深吸口氣,銘記於心:“好,咱們便先去會會這個戲志才。”
荀或一揖:“殿下放心,此人絕不會讓殿下失望。”
直播間網友再次沸騰,七嘴八舌起來:
“可以啊!還真是戲志才。”
“戲志才的名,居然是個賢字?”
“好吧,這回真相了。”
“可惜是個短命鬼。”
“......”
劉辨倒是不關心戲志才的名是什麼,更不關心他是不是短命鬼。
他只是略微感到惋惜,心念道:“唉,可惜不是郭嘉!”
話音剛落,軍師聯盟的聲音響起:“辯爺,你放心吧,潁川郡的人才,一個都跑不了,等新朝建立以後,咱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才問題。”
“除了現有人員的相互舉薦以外,還要效彷曹操,頒佈《舉賢令》,亦或者讓山野之人,毛遂自薦,朝廷統一安排考核,為科舉提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