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國的情況。說說?”

侯蒙現任北洋事務局度支郎中,在北洋事務局相當於万俟詠的角色。他嘆了口氣,回答:“遼國地貿易不好公開講,畢竟那是走私。但他們連年災荒,至今元氣還沒有恢復。

我又聽說今年冬天格外寒冷,凍死牲畜無數……現在遼國窮的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貿易的,連一些軍馬都倒賣給我們了,使馬匹的價格跌得厲害——現在遼國地生意,賺不上錢啊。”

帥範緊接著補充:“據我在天津城的觀察所得,遼國現在百姓過的很艱難,我們大量布匹的湧入已經使得遼國織娘無以為生,此外,茶葉、絲綢、鹽業的輸入,也讓遼國也苦不堪言。大機器大作坊出產的東西,價格低廉到遼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最厲害的是冶鐵業,我們不限量地向遼國輸出農用鐵器。遼國原本有鐵礦業,但現在,鐵礦主都嫌冶煉鐵礦石都覺得成本高昂,只喜歡到天津城收購現成農具,回家直接冶煉成軍械……

總之一句話,遼國的百姓,現在可謂是水深火熱。可少數契丹貴族依舊靠畜牧維持奢華的生活,目前百姓與官員之間隔閡巨大,依我看,遼國已怠怠可危,只欠一顆火苗了。”

帥範說的是遼國,可侯蒙總感覺他說的是宋徽宗治下的大宋。

“農民,遼國的農民還沒有破產,而我們這裡,隨著各州的公路暢通,加上水利設施被不惜代價地扔錢砸出一個旱澇保收地灌溉體系,使得現如今,我們的糧價也跌得慘”,趙興若有所思地說。

帥範趕緊補充:“沒錯,我們在斯里蘭卡的墾殖點今年獲得了大豐收,再加上從交趾、廣州收穫的雙季稻……現在糧價跌得不像話。農民誰還種地呢?”

侯蒙嘆息:“穀賤傷農啊……”

趙興拿起了筷子,用筷子擺弄了一下魚身,卻沒有心思吃魚,他沉吟的說:“我準備今年動用應急資金,用保護價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可官府也不可能平白添錢,必須讓這筆錢滾動起來生息……不如我們賣給遼國吧。這利息從本國百姓手裡擠出來,不如從遼國百姓那裡賺來。”

帥範並沒有被趙興這項提議嚇倒。按宋律,販賣給遼國人糧食是犯禁的,趙興以前也在竭力控制糧食流出量,但現在他卻要全面開放糧禁。

帥範眯著眼睛點頭,侯矇眼前一亮,馬上插嘴:“聽說倭國那裡糧食也大豐收……嗯,我北洋事務局閒錢不多,只能拿出來五艘戰船,二十萬貫,是不是讓我方也參與這生意?”

趙興慨然說:“你剛才說穀賤傷農,南洋事務局、北洋事務局聯手用保護價收購農民手中的餘糧,這是憫農之舉,是愛惜民力,是君子政治,所以,參與者自然多多益善。”

侯蒙試探的問:“朝廷的禁令……”

帥範擺手:“別管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