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欲滴的抬起了筷子,感慨說:“坡仙曾經說過:三娘走後,京城無膾。離人啊,這我就要說你了,你這喜歡收藏好東西的癖好太駭人了,廖大家如此,一丈青如此,連梅三娘都收在府中,太不地道了。”
帥範夾了一筷子魚肉,細心的蘸了蘸芥末與調料,而後將魚膾放入嘴中,閉目享受。趙興那面,一丈青得意地瞥了一下秋日,一邊手中不停的為趙興泡製著魚膾調料,一邊謙遜:“侯知州過獎了,小女子怎能與廖大家相提並論。”
侯蒙吃完魚膾,感受完魚肉入口即化的鮮嫩,而後瞪大眼睛說:“說起來,當日在揚州城內,宋姑娘只表演了一丈青,卻沒有完成點丹,怎麼就跑入了趙家,連我這個地方官都不知道你們如何溝通的。”
侯蒙所說的點丹,是宋代一種習俗。
宋代會表演一丈丹青的女伎也不少,當然,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宋欣欣。所謂“一丈丹青”,是宋欣欣用腳畫出一幅畫來,這是“一丈青”,她若有意請客人留宿,便將這幅畫呈送給個人,請客人在龍頭或者龍睛上渲染顏色,這叫“點睛”,或者“點丹”。
直到客人完成點睛之舉,這才是完整的“一丈丹青”,否則只能是“一丈青”。
宋欣欣略顯羞澀,她嗔怪地瞪了侯蒙一眼,以攻代守:“侯大人去了北洋事務局,不知道最近又迷上了哪家地魁首?”
侯蒙長出了一口氣,話題終於轉回了北洋事務局,他語氣輕鬆的說:“密州風物,哪比得上揚州、杭州……相公,這軍械一事,還有什麼說地?”
趙興點頭:“軍械一事,我們已經商量完了:三百杆‘宣和式快槍’,我再沒有其他。不過快炮數量不限,只要你採購炮船,船上必然安裝七門快炮。”
帥範補充:“舊式步槍任你採購,數量不限。”
侯蒙沉思片刻,勉強點頭:“唯有如此了!只是三百杆不夠,我可不可以把小石將軍單列出來,他或許有另外的門路,能從你這裡搞到額外配給的快搶。”
帥範回答:“他自己也就搞到了五十杆。不過,小石這孩子也認為這就夠了。快搶這玩意實在是一頭吞金獸,一名士兵至少要打兩千發子彈,才能訓練出射擊的感覺,銅子彈價值不菲,估計他也給彈藥的開銷鬧怕了,所以只打算要五十杆。”
侯蒙立刻拋開了這個話題,專心致志地享用起魚膾。
不一會兒。炙鱔魚也端上了,這是依據宋代“分食制”端上來的菜,按禮節要先讓趙興評鑑。這種分食制下吃飯,很類似現代的日本料理:整整一條鱔魚盛了三個盤子,盤子很大。菜很少,每隻盤子中央放了一小撮鱔魚段,旁邊配了一點水果、香料做點綴。
鱔魚端上來的時候,原本應該退下的梅三娘走上來致謝:“多謝侯大人誇獎。只是‘京城無膾’倒不值得憂慮,奴家恐怕的是天下無膾。”
侯蒙尚沒有回答,帥範搶先插嘴:“怎麼,蕭峰那小子不許你開店?”
梅三娘於趙興面前盈盈拜揖:“相公,大郎,奴家五代單傳梅三孃的技藝,自奴家嫁人後,這‘梅三娘’的稱號因奴家而絕。奴家因此愧對祖宗。還請太尉大人垂顧,勸一勸奴家地夫主。”
梅三孃的丈夫蕭峰有趙興家奴的身份,但梅三娘懇求趙興卻不跪下,這不是因為不尊重趙興,而是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站立的王朝”。
自唐迄宋,由於漢人改變了席地而坐的習俗,引起禮節上的變化。一般是行揖禮,連帶有叉手和唱喏。《事林廣記》卷4有《叉手法》和《祗揖法》的禮節。
在宋代《夷堅支丁》卷5《李晉仁喏樣》還記載了一個笑話。說李佑為縣令。參拜磁州知州,“初上謁。鞠躬,厲聲作揖。守驚顧,為之退卻”,亦即叉手行禮時時唱喏聲音太大,嚇壞了上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