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我不玩了(大結局),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頂峰,咱拍馬屁要趁早……
但官員當中也有不識趣者,這是大宋,無論新黨舊黨怎麼折騰,大宋官場上那種等級觀念,總是趕不上明清時代,也趕不上現代,一位官員借舉杯祝賀的縫,沒頭沒尾的突然發問:“太師,你說,我們是不是該遵循祖宗之法?”
用現在的話說,這位官員問的是:太師,難道我們現在不要保持民族傳統了嗎?
登岸以來,趙興的表情一直寡寡的,聽到官員的問話,他厭惡的一皺眉頭,黨爭實在是無處不在,連這種接官宴上都有人拿出黨爭觀念來問詰:“是人就不該講傳統,當初,講傳統的猴子現在還在森林裡採野果呢,只有不講傳統的猴子才進化到人。”
趙興這段話涉及達爾文的進化論,宋代官員聽不懂,趙興換了個方式,他端起酒杯,慢慢的說:“百年之後我們回頭看,改變這個世界的唯有技術的進步與科技的創新,文明,是由創造組成的,不是破壞。
我記得春秋時代,當鐵器出現的時候,許多人認為鐵器是惡金,用之不詳,然而,如今那些堅持使用青銅器的國家在哪裡,他們的國家早已經被揮舞鐵器的強秦打破,宗嗣絕滅——所以,只有衰敗國家才堅持傳統,每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衰敗的時候,他就開始講究固守傳統,拒絕任何創造創新,人也是這樣,講傳統的人都是衰人。”
“那麼,我們就不該追求傳統了嗎?沒有傳統,我們成了一群什麼人?茹毛飲血的野人嗎?”
“茹毛飲血——你說對了,從進化歷程來說,茹毛飲血就曾經是我們的傳統,可我們的祖先並沒有遵守這個傳統,他們創造了使用火的方法,所以,我們現在才吃上了菜餚”,趙興看到對方瞪著大眼睛,依舊不明白,他也瞪著眼睛,反問:“你想代替神靈嗎?”
趙興兇名昭著,真定府官員隱約聽說趙興在相鄰的西夏境內做事慘無人道,他這一瞪大眼睛,倒把對方下了一跳,那官員端著酒杯,唯唯諾諾,卻執拗的回答:“下官只是一個凡人,怎敢妄自揣測神意——下官不是神,下官敬鬼神而遠之。”
趙興點點頭,解釋:“我們究竟該保留什麼傳統,那不是凡人決定的,是一直看不見的手決定的,所以,凡人憂心,丟失了傳統,就好比杞人憂天一樣,甚至比那還荒誕。冥冥之中,自然有一支看不見的手,讓老百姓自發的選擇該保留什麼,不該保留什麼,妄圖代表老百姓做出選擇,那是在窺探神的力量,那是狂妄之極。
先秦時代,我們的先民曾留下很多風俗,有些風俗保留至今,比如軍中儺舞,傳說起源於黃帝大戰蚩尤時代,但那個時代,所使用的武器是什麼?應該是木棒和石塊吧,我們保留了儺舞,為什麼沒有保留那時代的武器?誰決定儺舞是傳統,木棍石頭不是傳統?你又怎麼知道,你現在認為的傳統,不是黃帝和蚩尤時代,士兵手上的木棍和石塊?
我大宋有現在的輝煌,不是因為我們傳統,是因為我們的創造。所以,別去操心怎麼保持傳統,只管去創造吧,該保留什麼,決定權在神而不在人。”
趙興這段話大家都聽懂了,果然,那名官員還是把話題引導了黨爭上,他依舊端著酒杯,用王安石身上那股“拗相公”精神,詰問:“如此說來,趙相公是贊成王荊公的‘三不畏’了?”
王安石所說的“三不畏”是:“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意思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老百姓的議論也不需要擔心。
趙興重新坐了下來,神色頗為不耐煩:“王荊公是個不講究守規矩的人,他蔑視規則,所以他變法打破了所有的規則,然後他繼續蔑視規則,包括他為變法而制定的新規則,所以這個人是個規則破壞者,而不是新世界的建立者。新黨變法,以他為旗幟,必然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