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和衣睡倒人懷,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百年前,人都知道了,還寶貴的跟個秘密似的,笑死人也!”
一屋子的客人都鬨堂大笑。
趙興從袖子裡面取出那塊石頭,仔細看了看,這石頭的模樣有點熟悉,他向那位郎中晃了晃手中的石頭,好奇的問:“你確信,這是寒水石?”
那位郎中眼角都不往這裡撇:“密州寒水石,也不是什麼寶貝,我怎能認錯?!”
這是什麼寒水石——趙興張了張嘴,真想喊出它本來的名稱:明明是石膏石呀。
趙興一生氣,恨恨地將石頭擲到地下,石頭啪地一聲,頓時摔成幾瓣,他招手喚過那名軍官,指著地上的碎石頭大罵:“這玩意做迷魂藥,不夠丟人的錢。我告訴你,你還不如學韋小寶——那廝拿石灰當迷魂藥,至少能迷人眼睛。”
那軍官有點狼狽,旁邊的郎中摸著鬍子,很好奇的問:“韋小寶是誰?我只知道南朝齊梁時,道士陶弘景在《綱目》中談起過寒水石。卻不知還有韋小寶,他也提過寒水石?”
趙興看了一眼李之儀,後者馬上回答:“不錯,《綱目》中記載:寒水石,其性屬陰,其氣大寒,其味辛鹹,入腎走血,除熱之功,同於諸鹽。而腎五行屬水,此物入腎走血,故名‘寒水石’……按《綱目》上說,此物確實能做迷魂藥,還能止血。倒不記得還有一個名叫韋小寶的方家,記錄過別的什麼迷魂藥……那石灰真能做迷魂藥嗎?
“想啥呢?”趙興鬱悶的反駁一句。旋即,又好奇的問:“這玩意怎麼就‘屬陰’了?”
那位郎中不屑地看著趙興,答:“啊,這東西需要大火煅燒數日,才能驅除寒性,然後作藥引使用,你想,大火都要燒了好幾天,可見其性多麼陰寒。”
店中的旅客一起點頭,口稱:“寒!寒得很!”
郎中繼續炫耀:“腎走水經,五行屬水,此物陰寒若此,自然有除熱之功,其沉於腎,自然屬水,入腎之後,陰寒之氣一逼,人必定昏迷不醒……”
店中的旅客一起點頭,口稱:“水,水得很!”
趙興搖搖頭,以恍然大悟的口氣說:“原來,只要用火燒過才能用的東西,都是‘屬陰’啊——其實,這玩意能止血,我信!因為煅燒就是個脫水過程,等熟石膏再遇到血液裡的水分,又變成生石膏,結成硬塊,所以能止血。但它的止血的功效與陰陽五行八卦無關呀……嗯,算了,跟古人說這些沒用。”
跟宋人說這些,他們或許不能理解,但旁邊一位一賜樂業童子聽懂了,他突然吐出一個古怪的詞。這個詞是由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發明的,時間大約在秦代,他寫了一本書,書名用了這個詞,現代把這個詞翻譯為‘化學’。大多數西方語言中都原模原樣的照搬了這個詞的拼寫與發音,所以,這個詞最後成了世界通用語,而亞歷山大寫的那本書,則被稱為‘世界第一化學書’”。
趙興聽懂這個詞,趕緊問那個一賜樂業人:“你能搞到這本書嗎?”
這名一賜樂業人是剛從非洲被接回來的,他多少知道一些歐洲的科技,但知道的並不多,對趙興的回答,他搖搖頭,答:“我並不知道這裡面的奧秘,只是聽到大人說的話,似乎在描述‘物質變化’,所以用了這個詞——化學,沒錯,大人說的就是化學變化。”
一賜樂業人雖然是語言天才,但這名小孩才八歲,來中國幾個月的功夫,他能聽懂趙興的大部分話,但很多詞彙依然無法正確表達,所以他的這些話是用阿拉伯語說的,胡姬喀絲麗在旁邊做了翻譯。
張用不知道他們在交談什麼,他看著趙興的隊伍只想發笑,等喀絲麗說完,趙興揮手讓那名一賜樂業兒童退下,他插嘴建議:“離人,我聽說你府裡成年人不多,許多重活都是倭女擔任,孩子們根本幫不上忙。你看,我跟你說了幾次,叫你調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