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三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財政沒有外貿的新水注入,崩潰了。神宗皇帝見到這種現象鬱悶至極,他原本想增加朝廷收入,但如今百姓流離失所,曠野白骨粼粼;他原本想增加朝廷財政,但現在百姓手裡再也刮不出錢來了,大宋財政大幅度萎縮,如此一來,變法意義何在?

想不開的神宗皇帝換上了抑鬱症,死了,隨後哲宗皇帝以兒童的身份登位。重新上臺的舊黨為了挽救崩潰的財政,決定廣開財源,不僅在泉州、密州重開市舶司,在全國任何有條件開市舶司的地方,他們都要開建市舶司。

正是在這種政治氣候下,密州市舶司才得以開埠。

想到這裡,趙興倒是想起自己的新任命,他說的最近特別忙,指的就是這事。新任膠西縣縣令林積上任了,這意味著膠西建縣的事情提上了議事日程,而他最近正忙著團練的事情,竟然也沒去縣上露個面。

在屋裡說不上話,趙興決定不打攪父女團聚,他跟阿珠打了個招呼,喚齊了從人,動身去膠西縣看看。那位僧佛印聞訊也要跟著去,而安思達表示:旅途勞頓,打算歇息幾日。

考慮到膠西縣還有很多公務,趙興想了想,又把源業平叫上。這為源推官倒是一叫就走,披上了黑貂裘,英姿颯爽的騎上馬,一路跟隨趙興的馬車。

密州現在馬多了,馬車也多了。趙興在路上見到不少趁著大雪騎馬乘馬車趕路的人。車裡溫暖的爐火下,僧佛印一邊搓著手,一邊找話說:“好冷的天,今年氣候變的真厲害——天發陰氣,連景教的人都出動了,趙賢弟以為,這預示著什麼?”

儒學認為“天人感應”,地球的氣候變遷是與人的道德密切相關的。如今這大冬天連續下雪不停,那是因為陰氣過剩的原因。為了消解這股陰氣,朝廷已經連續下詔:丙辰,詔以春寒,展給賣薪炭限十有五日;甲戌,疏決在京及府界繫囚,除了死罪,其餘罪犯直接用棍子打一頓,驅趕回家。

不久,朝廷又詔京西路酒務所添酒稅剩錢並歸轉運司,由轉運司將酒稅增長的部分退還給納稅人;辛巳,詔市易欠(稅)戶,准予減免一季度的稅收。又準著作郎兼侍講範祖禹所請,在全國各地設立福田院,贍養孤老……

可是雪還在下,做了這麼多道德努力,老天爺還是把雪下個不停。

按照中國傳統,遇到這樣的氣候異變,就會有不少野心家跳出來活動,圖謀著亡國——也就是改朝換代。所以,僧佛印這個提醒,是告訴趙興:別給景教那群人給忽悠了。

趙興聽出了對方話中的意思,他話題輕輕一跳,反問:“大師剛才說有事相求,不知道是何事?”

僧佛印望了趙興一眼,發現對方眼神清明,明白對方領會了自己的暗示,笑著說:“其實也沒什麼,貧僧剛到金山寺,總得給寺裡拿出點什麼,我在令岳丈那裡發現你有些上好的木料,相求你施捨一段木料,雕刻一尊木佛……聽說趙兄與李公麟、米芾、王詵等書畫大家關係密切,大官人若能求他們畫幾幅佛像……”

僧人真是不能沾,他幫趙興的忙,趙興已經付過報酬了,可現在又不依不饒的貼上了,讓趙興有點不悅。他皺了皺眉頭,說:“木頭不值幾個錢,但人情值錢,我給你一段木頭,不過希望你拿了木頭後,不要向外人講是我捐獻的——這是我唯一的要求。”

僧佛印啞然。

原本他是想在趙興捐獻之後,大肆宣揚趙興的功德,以此表明他在杭州富商中很有支持者,並藉此吸引更多的人來捐獻,但趙興的要求竟然是匿名捐獻。如此一來,僧佛印準備好的報酬反而拿不出手。

佛印能有什麼報酬,無非是口頭牙慧,替趙興宣揚這場功德,宣揚趙興的善憫……然而對方不在乎,還特別表示人情是最重要的。這一句關於人情的話,是向僧佛印點明:第一,他不會託人情求那些書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