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搶冷豬肉,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興樂了,原來這又是一位宋代怕老婆的“陳季常”。

嗯,人在宋代,似乎不合適把怕老婆的男人叫做“陳季常”,因為宋代怕老婆的人太多,比如李清照他爹。

“走”,趙興招呼張用:“你不冷嗎。”

張用抖了抖身上的皮裘:“熊皮呀,很暖和。”

虎熊這樣的皮,似乎武將都喜歡。但這類皮裘比較厚重,穿起來沉重。趙興喜歡輕軟的狐裘、貂裘。他沒理會張用的炫耀,邊向府裡走邊嘲諷:“原來你這廝坐在我家的石獸身上,是在炫耀你這身熊皮……女人都在忙,我倆現去那裡舒服一下,這大冷的天,泡個熱水澡如何?”

張用連忙擺手:“我聽說了,你的浴堂裡有倭女貼身搓背,可溫柔、可舒服了——我可不敢。我渾家就是聽說了這事,堅決不許我登你門。”

“那就去浴室樓上——棲霞閣聽音樂,喝酒……冬至日,我記得要吃啥?”

“餃子、餛飩!”

餃子據說是三國時代張仲景發明的,他在冬至日做了一碗“去寒嬌耳湯”,裡面的麵食包餡,形似耳朵,便被叫做“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

冬至日是陽氣初生的日子,吃“餃子”意味著“一陽出生”;吃“餛飩”是慶賀“混沌初開”。

到了後院,趙興發現滿院變成了婦女大集會,厚厚的大雪中,那些婦女每人跪坐在一張竹蓆上,正在熱火朝天的——醃鹹菜。趙興這才想起來程阿珠臨走時說的:冬臘風醃。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醃鹹菜?”趙興驚愕的問。他這才看清,張用的渾家徐氏也在其中。

“是晚了點,可是小雪的時候相公不在,所以我等準備好了醃菜,拖到冬至才弄出來”,廖小小咯咯笑著說。

“大冷著天,趕快進來,別凍壞了身子”,趙興話說一半,看到幾個倭女也在其中,他猛然感覺到這個場面有點熟悉,記憶裡好像見過。

是了,是在電視裡見到的。每年小雪的時候,韓國人都穿著這樣的唐裝,幾萬個人彙集在大廣場上,場面壯觀的擺開醃菜臺,製作越冬的醃菜。原來這就叫:“冬臘風醃,蓄以御冬”。

原來,這不是韓國人的傳統,原來它是一種中國禮俗,是宋人的傳統。

除了醃大菜、醃蘿蔔、醃鹹肉、醃鹹魚外,現場的人還在“風”,場邊立著很多木架,上面掛滿了風制好了的蔬菜,還有風雞、風肉等,這就是“風臘”。現在各種製作已經進入了尾聲。

趙興看到幾名倭女,想到倭女從不怕凍,她們在數九寒天只穿一個絲襪,敢上街掃雪,還從不得風溼病,這才想起。也許宋人的體質跟韓國人、日本人一樣,自有抵抗風溼的體質……在看到婦女們已經幹到了尾聲,他索性不再勸解。

婦女們都在幹活,碧霞閣上無人伺候,趙興只好自己動手,他除去了大衣,跟張用盤腿坐在熱烘烘的地板上,旁邊點著一座酒精爐燒著熱茶燙著美酒,吃著鮮魚塊,果脯,閒聊著今後的年景。不一會,樓下傳來婦女的歡聲笑語,她們開始洗浴了。

宋代的洗浴風格類似現代日本,據說現在荷蘭一地還有男女同浴的風俗。所以在樓下洗浴的婦女一點不避諱,她們大聲笑著,催促僕人們將火燒的再旺點。不一會,喀絲麗穿著一身輕裝,走上樓來,她出生於熱帶,沒有宋人那麼耐寒,所以程阿珠沒有勉強她去參與醃鹹菜。喀絲麗不耐寒,到了冬天最喜歡蜷縮在被窩裡,她此時出現在這裡,一定是程阿珠想起趙興無人伺候,所以才通知了她。

一上樓來,喀絲麗邁著舞蹈般的步伐,腳鈴叮噹的走到趙興身邊,緊蹭著趙興坐下,斟了幾杯酒,她用胡語詢問趙興:“主人,姐妹們都去了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