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搶冷豬肉,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臉熟,以便今後官場相互提攜,認識不認識都彼此拱拱手,結果你把頭點過來,我把頭點過去,滿大廟全是搖晃腦袋。
到午飯過後,約莫是下午上班時間,學生們自發的聚集在老師身邊,開始“拜燒字紙”。
古代文人愛惜字紙,不許亂用有字的紙擦東西。在民間、尤其在士子文人階層非常看重這點,他們認為愛惜字紙是對聖人所授文化的尊重,如果亂用有字的紙揩抹髒東西,那就是對先師的褻瀆與不恭。所以他們把寫過字的字都不丟,每年等到這時候講起帶入孔廟,在祭孔時一齊燒掉,燒字紙時也要師生一齊跪拜,這叫“授業有知”。
燒完紙,同學相互約好與次日去老師家拜訪,這就是“隆師禮”……
趙興忘了:冬至日,朝廷官員又放假了,還是個宋代四大小長假之一,前後放三天。原本趙興因為今天放假,想睡個懶覺,結果,這一天比上班還累。
王子韶身邊也圍了幾個自稱是學生的人,他們謙遜地向老師致謝——鄧御夫也該在那行列中,但他卻立在趙興身邊。王子韶似乎沒邀請學生去家裡的意思,見趙興還在那裡沖人亂拱手亂點頭,他眼珠一轉,招手喚過趙興,親切的說:“離人,我看你的學生都沒來,索性明天去你府上,一塊,也請我的學生吧。”
這什麼道理?
趙興還沒來得及反駁,王子韶的學生已經一片叫好聲……啊,他還能拒絕麼?
趙興,密州人誰不知道,大財主一位,而且是會給別人帶來財富的大財主,剛才那麼多人上前與他拉關係,就是想在團練走私活動中湊上一股。可惜趙興從不給陌生人機會,而王子韶的學生都是趨炎附勢的人,現在能夠貼上趙興這位大金主,見識一下傳說中那奢華至極的碧霞閣寓所,能讓趙興拒絕嗎?
王子韶這麼一做,就從弟子拜師的“隆師禮”,轉為擁爐會飲的“扶陽禮”,雖然這兩者都是冬至節的宴請禮節,但性質變了……
師生們約好了宴客時間後,王子韶開始帶著現任官員向門廟外走去,至此,現任官員參與的祭孔活動結束,剩下的就是那群秀才繼續瓜分芹菜、豆腐、水果、美酒。
趙興走到府門口的時候,發現張用正坐在他家門口的石獸上,悶悶的望著天空。看情形他已經坐了很久,身上的黑色皮裘落了一層厚厚雪花,見趙興走近,他愣愣的點點頭,隨口問:“祭孔完了?今日天色黑的早,眼瞧著就快天黑了。”
宋代門口立什麼石獸都是有嚴格規定的,比如石虎、石羊是立在帝王墓前的。而虎是尊嚴與高貴的標誌。羊個性柔順,形態淑美。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有‘羊面從美‘之說。所以自漢晉以來帝陵之前常置石虎、石羊為祛邪之物。
此外,宋代門前立仗馬與控馬官石雕,則表示將門世家;武將門前還立角端石雕——獅形有翼,頭有雙角者一般稱為“天祿”;單角稱為麒麟;無角者為辟邪,立於一品文武官員門前。
政事堂官員可在門前再加一對瑞禽。而石象與馴象人則寓意“象生百態,滄桑何在?”,常立於宗室子弟門前……嗯,如果你在宋代看到誰家門前有沒翅膀的石獅子,可以肯定:他是穿越人士,而且是明代永樂年以後穿越來的,因為石獅是明代以後的產品。
趙興就欺負古人,他將門口的“上馬石”雕成禮儀規定中不存在的物種,比如第一排左面第一隻為鴕鳥,右面第一隻是溫順的狸貓;第二排則左蟾蜍、右孔雀……無形中避開了品級規定。
這幾隻石獸高高低低,張用正跨坐在那隻仰頭撒嬌,一臉媚態的狸貓身上。
趙興憋住笑,問:“怎麼不進去,坐著幹嘛。”
張用搖搖頭:“我渾家在裡頭,你這主人不在,我渾家不讓我隨意來你家串門,尤其不許我來你家洗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