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那人撇了撇嘴,尖聲回答:“第37階。”
趙興晃了晃腦袋,臉上的怒色一閃而逝。第37階,這級別屬於文官最末等級,小的可憐。大概,現代中所謂的“眼屎大的官”,說的就是這等小官,這官銜屬於一種散官,只有一個官號而已。
其實,趙興剛才問話的目的在於驗證他的稱呼——皇宮裡的閹人稱宦官,不稱太監。相反,太監反而是一種正式的官稱,比如軍器太監,即是軍器監的長官,司天臺太監指的是司天監長官。
在宋代,高等宦官可尊稱為“大官”,中等宦官可尊稱為“閣長”。趙興剛才用“閣長”稱呼對方,對方卻坦然接受,這說明他確實是一名太監——長鬍子的太監。
身材魁梧,二十來歲,長鬍子的太監,趙興心中已隱隱的猜到對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絕太監——童貫。這位童貫身為太監,創造了太監史上的“十個唯一”,而且據說他還是歷史上唯一不貪錢,待人很慷慨的太監——因為他貪的是權勢。
“閣長,可是姓童名貫”,趙興笑得很開心,他輕聲提醒對方:“剛才兩個紙棍裡,每棍包有五十枚金幣,合計一百枚。”
這一百枚金幣給的值。因為童貫現在正是最悽慘的時候,他還缺錢上下打點,現在他肯收,就是一個大收穫。
童貫被趙興的問話嚇得一頭冷汗,他今年二十四歲,十九歲才淨的身,投靠前輩宦官李憲門下作徒弟。這位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宦官,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李憲以軍功著稱,童貫身材魁梧,恰好甚和李憲心意。
然而,這位童貫因為淨身太晚,所以臉上還殘留著鬍鬚,因為在太監中被當作異類,李憲也不好多照顧他。
童貫現在也就是個小人物,還是上萬太監中最不起眼的那種雜役。這樣的人物,連主管太監都不一定叫出他的名字,初次相見,趙興卻一口道出他的名姓。
童貫不知道,他是古今太監群中最為獨特的一個,是唯一有鬍子的太監。所以被趙興想到了。望著趙興友善的微笑,他有點心虛,摸摸懷中的那兩捆金幣,他嚅囁的回答:“咱家正是童貫,迪功郎怎麼得知在下賤名?”
對童貫的疑問,趙興笑而不答,他一邊拱手相送,一邊藉著身體的掩護,湊近童貫耳邊低聲說:“閣長,在下聽說閣長喜愛槍棒,故而打算送給閣長一柄好刀……閣長有空,可以去和樂樓找董小亮,提我的名字。”
這句話實際是提醒童貫,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向和樂樓的董小亮提出,由他轉達趙興,不,現在應該稱呼趙興為“趙迪功”了。
童貫眨巴下眼睛,貌似對方的話還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對方很喜歡結交一些喜歡槍棒的人,自己在太監中是個異類,所以名字被人傳入對方耳中。
童貫之所以有這樣的領會,是因為趙興的個頭在這時代是位“巨人”。這樣的人舞文弄墨,反而讓人感覺很彆扭,他要是扛起一把大刀,那才讓人瞅的順眼。
送別童貫之後,趙興返回屋內。程阿珠已經興奮的將聖旨收起來,打算拿回家共賞。趙興卻不以為然,他的腦海裡依然盤旋著那個疑問:“宦官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童貫怎麼來到蘇軾家?難道這就是宿命的相遇嗎?”
他沒有回自己的房間,沉思片刻,記起還有一位訪客,便抬腳向秦觀房中走去。
人才走到後廳,便聽到廳裡那位訪客在吟誦詩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吹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趙興止住了腳步,這詩詞他有點熟,似乎隱隱約約有點印象,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他猛然想起:這不就是那首著名的“床下詩”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