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廖小小皺著眉頭,似乎想不出合適的形容詞,趙興從旁補充:“華麗,是不是有一種華麗的感覺。”

“對,華麗,是這個詞……雖然這歌的曲調平淡,但聽起來有一種堂皇之美,大官人還有這樣的曲子嗎?”

陳伊伊此時重重的哼了一聲。廖小小眼珠一轉,立刻向陳伊伊致歉。

程阿珠一直表現的很大方。剛才陳伊伊說到吃海蛟時,一臉的獨佔感,但程阿珠好像沒聽見一樣,她平靜的給趙興夾了一筷子菜。而現在陳伊伊不滿廖小小獻媚,程阿珠正在享受趙興夾過來的一筷子菜,絲毫沒有注意兩個女人之間的暗戰。

“歌好,人更好”,陳公川在旁邊擊掌讚歎:“人世間居然有如此柔美的歌聲,如此婉轉的曲調,天朝風度,真令人欽服。”

陳公川講到一個“天朝”,董小亮與廖小小這才發現陳公川氣質有點特殊,董小亮本想詢問一下對方的身份,但趙興搶先制止了。

按照陳公川現在的身份,他進到宋境,需要向理藩院表明身份,而後遇到的待遇很可能是濃重接待,但隨後,放不放他離京就在兩可之間了,所以趙興不想鬧的眾人皆知。

這一場宴席,賓主盡歡而散,等到接近宵盡時分,趙興才帶著大包小包的爆米花,滿意的離開酒樓。

等返回蘇東坡住宅,已經是下午了,蘇軾門口停著兩頂官轎,幾名轎伕坐在巷口的茶攤上聊天,趙興在門口略停一下,蘇軾的門房知道這位老爺打賞豪爽,連忙走來低聲通報:“大官人,宮裡來了傳旨太監……府裡還有一位訪客,都在等著呢?”

等我?趙興指指鼻尖,門房輕輕點頭,趙興一頭霧水,趕緊領著人向裡走。

宋朝的宣讀聖旨程式,沒有京劇裡面那麼隆重、那麼戲劇性,因為京劇裡面的宣旨場面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而所謂藝術加工,其意思是說:它與事實無關。

其實,古代大多數宣旨場面都與京劇所描繪的場景不一樣,即使是明清時代也是如此。具體到細節上,那就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太監並不出現在宣旨場合中,因為太監是伺候皇帝的,普通百姓沒資格享受他們的伺候。

古代正常的宣旨場景是由當地官員將聖旨交到接受恩賞的人手中,因為這樣行政成本最低。

當然,在古代,皇帝也派出太監去大臣家裡宣旨,基本上這種宣旨品級很高,接旨的至少是一品官員或者是即將成為一品大員的人。

這次來宣旨的人是一位有鬍子的人,他不可能是太監,此人身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頤下生著鬍鬚,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

甚至上說的話非常華麗,但這番話等於對牛彈琴,因為趙興完全聽不懂這種每句都引經據典,言詞晦澀的文章,費了半天勁,他只明白了一件事:聖旨中說他連續敬獻貢品,有功,所以封他為迪功郎。

聖旨宣佈完,傳旨的年輕人看到趙興還在愣神,他連續咳嗽幾聲,這才讓趙興回過神來,他一招手,程阿珠與陳伊伊幾乎是同時亮出手心的紙棍,她們每人手上都有一捆用紙包裹的金幣。

這時候,接誰不接誰的錢都是問題,趙興乾脆兩捆子一起接過,翻手遞到對方手中。

這種圓形金幣是第一次交到傳旨官員手中,但這位官員卻像是明白這裡頭包裹的東西,他隨手掂了掂,感覺到紙捆的重量,尖聲說:“呀,這是越過新錢,我知道這種錢,學士今天在朝堂上向官家遞了奏本,並給官家看了這些新錢。咱家知道,這玩意,攜帶太方便了。”

“咱家”這個詞讓趙興愣了,因為對方說這個詞的時候,聲音實在太尖細,他眼珠一轉,立刻問到:“閣長,學生出身千里大山,不是很清楚朝廷官職,這迪功郎,幾品官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