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章 為報傾城隨太守,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七十章 為報傾城隨太守
李格非努力開解趙興:“朝廷不赦免還罷了,大家還能齊心協力營建廣東,如今朝廷的赦免令一下,那些貶官身死嶺南的訊息傳遍天下,如此一來,誰還敢去那個流放地當官。想來中原之地畢竟繁華,我等在嶺南苦熬多年,好不容易有機會返回故里,他們不願留,也是情理之中。”
“那就詹範,這位原任惠州守在任上很照顧老師,現在為勃泥總督。他生在嶺南,想必也願意回家鄉當封疆大吏,我這就給他去信,告訴他:只要他點頭,廣東就是他的。”
李之儀訕笑著,回答:“還有一位昔日的循州守,叫周什麼來著(周文之),我記得他去了兩湖,調他回來守廣西正好。兩廣一帶,小吏本都是我們帶出來的人,這兩位即使當上轉運使,兩廣也還在我們的掌心中。”
趙興放鬆了心情,望著李之儀笑著說:“李兄去了四川,我的章水大運河就可以向上延伸了,我打算炸掉沿江的礁石,使川府與長江水運暢通無阻,這成都方面,還要靠李兄多多支應。”
李之儀點頭:“水運暢通,對我成都有益,不消你說我也會注意的。”
僕人奉上二陳湯,李格非與李之儀起身,拱手道:“請節哀!”
趙興咧嘴苦笑:“這話,我也應該對你們二位說。”
二李默然。
接下來幾日,趙興繼續接見了一批無名之輩,選取了部分願意投靠者,便帶著蘇軾長子蘇邁,小兒子蘇遁返回杭州,而蘇軾其餘的兩個孩子則不再願意在官場掙扎,趙興組織了蘇家的分家儀式。常州的家產歸蘇鼎,汝州的家產歸蘇過,蘇邁與蘇遁則隨趙興去杭州定居,並擔任小吏。
夏六月,趙興離開常州,順著長江一路向秀州出發,等他抵達秀州時,小皇帝趙佶關於秀州歸屬的答覆也來了——趙興如願以償。同時。小皇帝也同意了他開設秀州市舶司的建議。
不僅如此,小皇帝還意猶未盡,同意趙興可酌情在沿海各個大州隨意開辦市舶司……
小皇帝對錢財地追求是急迫的,歷史上,到了宋徽宗時代,可謂“祖國遍地是海關”,當時,小皇帝一口氣開設了十多個市舶司。恨不得將天下錢財納入囊中。
接到誥命的趙興有點哭笑不得,他轉眼掃向晁補之,詢問:“晁大哥是打算留在秀州,籌辦秀州市舶司,還是隨我回家鄉?”
晁補之輕輕搖頭。笑著說:“我在嶺南數年,族中兄弟很是擔心,能有機會回家,自然要回家待上一年半載。這也是我該得的享受。”
趙興又轉向蘇邁,詢問:“如此,還是伯達兄留一下,我給你留幾名助手,也好在此處籌建華亭市舶司……我記得華亭縣也算繁華,有人口萬餘,沙腰、蘆瀝二鹽場還算有出產,我給你三十萬貫開辦費。如何?”
大宋朝整修一條黃河,一年花費也不過八千貫,三十萬貫的開辦費用已經是奢侈了。但趙興議定的市舶司當中,唯獨華亭,以前不曾有海外通商的基礎設施,而該地位又於長江口,是趙興計劃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三十萬貫地費用也不算多。
蘇邁預定的華亭知縣、市舶司推官。他是個不喜歡多話的人。只拱了拱手,默默答應。晁補之連忙拱手稱謝:“如此,便要伯達賢弟多多操勞了,我回去後整理好家務,便立即赴任。”
蘇邁依舊默默點頭,接著,蘇邁的家人魚貫下船——他們這一支系今後將定居華亭,並在當地繁衍……
趙興的旗牌官引著蘇邁登岸,稍傾,又一名軍士登舟通報:“太尉,萊州膠水知縣宗澤宗汝霖求見!”
趙興不耐煩的擺手:“又是些煩人的託請,不見……等等,什麼,你說他叫宗澤——快請快請!”
晁補之聽說過這人,在一旁介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