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章 都想來佔便宜,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藥焰流噴出,發出巨大的聲響,所以稱之為“雷火鞭”。

“不知道往裡頭塞上我們的火藥,會怎麼樣?”趙興耍完一趟雷火鞭,若有所思的說。

“一定炸膛”,帥範毫不客氣地回答:“這雷火鞭中塞的火藥是軍器監研究出的配方,成分裡摻有鐵砂子、砒霜、狼毒、黃蠟、巴豆、清油、瀝青等等。它沒有爆炸威力,所以內膛壁光不光滑無所謂,是否有沙眼孔洞完全沒關係。

但咱們的火槍,因為使用地炸藥不一樣,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你現在往裡頭裝我們的火藥,鐵定是會把這根雷火鞭變為‘鐵烙錐’(《武經總要》對類似手榴彈狀投擲炸彈的稱呼,後來日本沿襲此一稱呼稱之為‘焙烙’)。”

趙興掂著手中滾燙的雷火鞭,衝曹煜笑著說:“我手中也有一部《武經七書》,可惜我從沒有看完。當初是嫌它整本書沒有分段與標點,看起來眼暈,所以掃了幾眼就扔到了一邊。後來,這部新書重新加註標點與段落後,我又太忙,一直沒時間靜下心來查翻這本書。

好笑我當初尋找火器原型,首先想到的是西夏銅手銃,卻不知道我宋軍中也裝備了這種類似銅手銃的火器……嗯哪,原來在密州的時候,我就納悶,梨花槍上為什麼要鑄幾個形同竹節的凸起,現在我明白了,原來軍器監地人在不自覺的仿製雷火鞭做出的鞭節……”

這雷火鞭是捧日軍與拱聖軍帶來的,宋遼會談結束後,趙興席捲著武清縣的家當緩緩退向了黃河北岸。因為天寒地凍,黃河上已經結冰,趙興便提前退回順保寨,而由蕭氏兄弟領著武清縣百姓繼續遷往黃河入海口。登岸後,趙興又在順保寨遇到了帶領拱聖、捧日兩支禁軍抵達的曹煜。

曹煜納悶的指點了一下雷火鞭,反問:“離人,這雷火鞭可是鋼鐵鑄造。你說火藥能讓它炸膛,我不信,不如你裝填上火藥讓我試試。這黑火藥是什麼東西,我又不是沒見過,從小到大,我過新年的時候都是玩爆竹長大地,它能夠炸裂這麼厚地鐵壁——試試,你給我試試。”

這根雷火鞭中間地槍口非常細。細地類似於現代的小口徑步槍,它的外觀仿造傳統的兵器鐵鞭——就是年畫上門神尉遲恭手裡拿的短鞭,長不過四十厘米,鞭身鑄了幾個骨節,粗大的鞭柄上有一個孔洞,是為火捻留的。

這根鐵鞭沒有配備通條,所以無法做到夯實火藥,好在大宋火藥地配方里原本有鐵砂存在。所以這根雷火鞭,與其說是現代手槍的始祖,不如說是現代煙花的始祖。因為裝入的是“火藥”不是“炸藥”,所以無所謂是否需要夯實填料。

剛才演示時,趙興看到。雷火鞭的前主人是用一個類似鶴嘴獸的漏斗裝置,往鞭裡填滿“宋代火藥”,火藥填裝到槍口滿溢為止,而後。那名禁軍用手指在槍口按壓火藥……這也算是夯實火藥吧。

藥捻點著後,由於火藥是從鞭身後部向槍口燃燒,積累的火藥壓力到了槍口噴射而出,被加熱成鐵汁的鐵砂透過槍口噴射而出,同時發出雷鳴般地響聲,被這種雷火鞭打中的人鐵定會變成滿臉麻子,但真要細究起來,受到的傷害卻並不嚴重。如果遇到騎兵衝擊,對沖擊的“止動效果”也不如真正的火槍。

趙興掂了掂雷火鞭,順嘴問:“我地火藥發射時,後座力不容小覷,做成直線模樣,恐怕不容易握持——這也就是軍器監火藥威力小,才方便握在手裡。

但我的火槍不一樣。曹管軍,我軍中使用的不是火藥是炸藥。類別有三種。現在火槍採用最廉價的黑炸藥,但這種炸藥已經經過處理。槍管裡最多裝填一錢地料,如果將黑炸藥裝到槍口,我估計,人的力量是握不住鞭柄的。

除了黑炸藥外,我在火炮裡還使用了另一種發射藥包……此戰,我還沒有使用上第四代炮彈,那炮彈裡裝填的爆炸藥更加猛烈,你說要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