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章 都想來佔便宜,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器的巨大威力,令他們耳目一新,蔣之奇談及武清知縣何好古的主動投靠,令他們又看到了遼國人心地向背。曹張二人還做出了大膽的預測:趙興趙大膽的經歷證明,由石氏將門引入軍中的火藥,經過80多年地發展,已經演化成一種成熟的武器;同等數量的火槍兵,完全可以對抗相同數目的騎兵,甚至一倍騎兵……
正是這種預測讓趙佶看到了奪取幽燕的希望。
大宋什麼多,人多錢多。
有錢可以多造槍,有人可以多拉兵。
訓練一名熟練的弓箭手需要三到五年,而訓練一名火槍手只需三個月,這種前景令趙佶興奮不已。他轉向曾布,和藹的問:“曾卿,你同鄉曾公亮曾編撰武經七書,其中也描述過火器,曾卿也擔任過樞密使,不知是否瞭解火器。”
曾布嘿嘿一笑,答:“陛下,曾公亮乃泉州晉江人,臣為南豐人,我二人並不是同鄉。而《武經七書》也不是一個人編撰的,故此,臣對火器不很瞭解。
不過,當初密州梨花槍入京地時候,臣曾觀賞過,發現它與《武經七書》上記載的一種火器很相似,書中記載的那種火器名叫‘雷火鞭’,目前我禁軍中也有少量裝備,它與廣南火器的區別在火藥配方。
趙離人鼓搗出的火槍威力十倍於梨花槍,軍器監曾經下令趙離人敬獻新式火藥,但趙離人拒不交納,說此物乃民間商家的祖傳密藝,我朝不與民爭利,所以他不能催逼。此外,他還提到:火藥配方交與朝廷,怕朝廷又寫入書中令人觀看,或者販售給敵國。後來,果然有環慶私自販售火器給西夏人的事,軍器監再不敢索要了。
我聽說,趙離人在廣南專門置火器局在一座孤島上,四周由水軍密切看管,那裡出產四種炸藥,一種是開山修路用的泥土炸藥,威力強大;另一種是做煙花爆竹用地;還有軍中常用地毒火球火藥。再就是廣南火槍中用的顆粒狀‘黑火藥’。
就因為趙離人不願交出火藥配方。所以軍中推行新式火槍不甚積極,後來軍器監也曾密制過‘黑火藥’,可惜威力總不如廣南火藥,或許這裡真有祖傳秘法——臣因那場爭議才知道,這火槍威力雖大,沒了匹配地火藥,也就是一根燒火棍。”
曾布沒有學過化學,他隨口談到黑火藥。卻並不知道化學上對“黑火藥”的定名是非常嚴格的,即使硫、硝、木炭各組分完全一樣,只要其中三者比例稍有不同,哪怕出來的東西依舊是黑色依舊能燃燒爆炸,但它已經不叫“黑火藥”了。
科學是嚴謹的。譬如“生理鹽水”,唯有含鹽量在0.9%的鹽水才能被稱之為“生理鹽水”,不是這個濃度的鹽水,即使它除鹽與水外不含其他物質。也不能稱之為“生理鹽水”。
再譬如:五水硫酸銅被稱之為膽礬,呈藍色;鹼式硫酸銅也是硫酸銅結晶,但它特指由硫酸銅和氫氧化鈣反應制得,顏色是綠色……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武經七書上記載的三種火藥配方,都不是“黑火藥”。而軍器監仿製地火藥,也不是黑火藥。
趙佶沉默片刻,扭捏地說:“朕這就下詔:傳趙興入京奏對。各位愛卿。到時一定勸說趙卿以國事為重,最好把火藥配方交給朝廷。”
群臣聽了這話,一起皺眉——趙老虎的便宜不好佔,迄今為止,遼國人、西夏人、大理人、交趾人巷戰他便宜,有的人都把國家丟了。章惇最好,只是丟了官,狼狽出京。可性命還在。官家讓我們開口。容易嗎?
此時,身在黃河口的趙興並不知道朝廷中有人算計他。他正在仔細觀察朝堂大人所議論的“雷火鞭”。
這是一種鞭形兵器,形狀類似十八般兵器中的鋼鞭,不過這鞭中心有個洞,鞭柄處有一個放火捻的孔,使用的時候,用一根火繩點燃鞭柄處地藥捻,藥捻引燃鞭身內藏的火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