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遼國找不見忠臣,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的服從,故此遼人有“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的說法。在中原,類似的官名即皇朝“宗正”。但遼國大惕隱在軍事上地權力更大,經常干涉王權更替。
蔣之奇默默點點頭。
蘇轍那首出使遼國的詩他也聽過,原來他以為蘇轍描寫的是更北方的遼國國土,沒想到在南京道他已經看到了蕭條。
兵力空虛、民不聊生、契丹貴族只想著自己快活,渾不顧漢民牧奴地生死;遼國官員無心抵抗,只想著得過且過……這就是遼國現在的現狀。
或許,現在在整個遼國翻一翻,還能找見幾支戰術意識很強的軍隊,但大宋只要努努力,也是能戰而勝之的。
想通了這一切,蔣之奇腰桿挺起來了,他默默唸叨著此前趙興跟他說的話:“城下之盟,如今我大宋也有機會跟遼人簽訂一份城下之盟,這是由我蔣之奇操刀的……嗯,我一定把這份城下之盟籤的光鮮一點!”
稍停,蔣之奇忽然又想起一事,他急著滿身大汗,頻頻示意趙興支走武清縣令何好古,打算與趙興溝通一下,但趙興似乎沒有注意到他的暗示,反而很有耐心地詢問何好古遼國北方的情況:“聽說女直人入侵,你們北方打的很苦吧?情況如何?”
何好古左右看了一下,突然衝趙興跪下來:“趙大人,下官今日陷城,在遼國已經待不下去了,還請大人伸以援手,救救下官。”
趙興散漫的回答:“小事,我跟王副相談判之後,正需要一名引路使,引導我返回黃河邊,我會向王副相提出由你擔任這個引路使,等你隨我回到黃河邊上,是去是留,由你決定。”
蔣之奇那邊已經急得滿頭大汗,何好古吃了定心丸,從地上爬起來,乖順的回答:“大人,我大遼與女直人在今年夏末交戰。初戰,我遼人吃了點小虧,損失三萬精兵,可女直人損失也不淺。今年秋,女直人遣使入內,陛下不許,初冬時分,女直人再度反叛。現在戰於黑水河,據說雙方各有勝負。”
趙興慢慢的點了點頭。
歷史稍稍有點改變,女直人跟遼人的衝突提早了二十年,此時的女直人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而遼國比二十年後還要強大一點,所以雙方相持不下,這對大宋是好事。
蔣之奇耐不住了,他直接喝斥武清知縣:“武清縣。請回避一下,我跟趙大人有些話要說。”
何好古唯唯告退,他一走,蔣之奇耐不住了,劈頭就問:“趙大人。遼國難以想象地虛弱,可朝廷並不知道這些情況,我們是不是趕緊送信回朝廷,讓朝廷根據這些情況調整談判策略。”
趙興嗯了一聲:“不錯。我們站在遼國地城市裡,我們腳下是遼國地土地,這麼簡單,讓我有點不真實地感覺。遼國方面到底出了什麼事?我們面前現在籠罩著一團迷霧,這世界怎麼了?曾經強大無比的遼國怎麼就如此倒下了?
它是倒下了嗎?我很懷疑。遼國多久能反應過來?它的動員極限在哪裡?相對的,我大宋做好了戰爭準備嗎?我們又能將規模擴大到多大?我的後援什麼時候到?遼國的反應什麼時候來?我會不會成為唯一的替罪羊?
說實話,此刻我站在這裡,沒有興奮。只感到毛骨悚然,這種脫離掌控地感覺令我很不自在?這結果不是我預計的,究竟出了什麼岔子?……我現在唯一知道的是:我大宋想議和了,我不會來自朝廷的支援!
資訊決定判斷,我們現在只有單方面的資訊,遼國的動態都籠罩在迷霧中,要想擺脫這些,儘快讓事情回到正確軌道。只有……記得在河岸上我曾跟你說過。只要事情在可控範圍,該是遼人求著我們談。
如果你想取得一份協議。現在是最好的機會,王師儒為了免責,一定會答應我們的任何要求。只要我們地協議不讓他丟面子,他甚至會拿著這份協議去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