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撫為了讓老師在惠州過的安心,潑水般花錢建的,但如今蘇公一走,那些坊場便沒有人經營了,漸漸的,這座碼頭也冷落了許多。

官人不知道,原先這座碼頭一天可以開出上百隻船,但現在,一天不過十數只,冷清啊!”

孫琮順嘴問:“如此說來,東坡公去了海南,趙安撫是不是也把廠子修到了海南?”

那老丈看了一眼孫琮,把話題又拽了回來:“官人是要租馬車嗎?若官人租了馬車,我回頭在路上慢慢與官人聊……”

孫琮點點頭:“本來我是要到廣州下船地,路上聽說惠州的事情,所以特地在這惠州遊覽一番,老丈還有同伴麼,我多有幾個僕人,再叫幾輛馬車來,我們一同進城,路上,老丈與我慢慢講。”

那老丈響亮的答應了一聲,招呼幾個同伴,將孫琮及其僕人們的行李搬上馬車後,而後揮鞭趕著馬車向城裡奔去。

這老丈原來許諾孫琮租上馬車,他就與孫琮慢慢聊惠州風物。但上了馬車,孫琮才發現,那老丈低著頭非常專注的驅趕著馬車,孫琮隱隱發覺自己可能上當了,他尋找話題搭訕。

“老丈,你地馬怎麼如此矮小?……”

老丈沉默不語。

孫琮繼續問:“老丈,大宋各處都缺馬,我怎麼看著惠州並不缺馬,光碼頭上就有三四十輛馬車空閒,這一路上,擦肩而過的馬車絡繹不絕,怎麼惠州車馬如此之多?只是奇怪這些馬匹矮小的像驢。”

那老丈甩了個響鞭,回答:“官人,你是從京城來的吧?……勿怪老丈多嘴,原本咱惠州百姓非常看不上京城官員,你說蘇公這樣地大好人,發大水了關心發生百姓鬧瘟疫,雖然是罪官,也要求當地官府免費發藥;有了火災,坡公也想著賑濟百姓——這樣的人怎麼有罪呢?還貶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

我聽說現在管事的都是貪官小人,大奸臣大惡人。被貶謫來我們這的罪官反而個個溫順和善,教導我們的子弟讀書識字,連束脩都不收,怎麼這年頭好人是罪犯,貪官長了大權。”

孫琮臉色一沉:“老丈,我問的是馬,不是官。”

那老丈一邊甩著鞭子,一邊頭也不回地回答:“這馬……老漢也不知道這馬的區別。還是蘇公地弟子告訴我們,說馬分南北,南馬鼻子短小,適應潮溼悶熱的天氣,所以南方最適合役用這些川馬與滇馬。這些馬都是趙安撫弄來的,聽說都是戰利品。”

孫琮坐在馬車後面,輕輕搖搖頭。

這是一輛兩輪輕便馬車,車的形狀類似後來的黃包車。並排只能坐兩人,車頂有一個雨棚,車後可以攜帶簡單的行李。矮小地滇馬拉著輕車,車輪粼粼,不時的與迎面而來地馬車擦肩而過。

這條馬路是柏油馬路。修地很寬大,路兩邊栽種著無數酸角樹。現在雖然是冬天,但南方依然鬱鬱蔥蔥,樹蔭下。沿途的景色風景如畫。但孫琮卻沒有欣賞沿途景色地心情,他這次是專門來巡查廣南的。

七月,朝廷對廣南的封賞下來了,朝堂大臣緊鑼密鼓地籌備獻俘太廟的慶典,但趙興那裡卻再也沒有動靜。包括本次戰爭的詳情,包括大理王族,他全扣在手中。

八月,趙興封還了朝廷的封賞詔書。對於這次封還詔書,趙興並沒有表章詳盡說明,只是在詔書的背後,寫了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這是一句名句,據說馮延巳寫下這句詞地時候,南唐中主李璟曾調侃馮延巳說:“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李璟這句調侃。用現代話表示。意思是:風把池水吹皺了,管你屁事。

在宋代。這句話還沒有粗魯罵人的味道,它只是一句文雅的責問,章惇翻來覆去重新研究了一遍封賞的表彰,認為可能是趙興不滿蔭子地決定,因為朝廷的蔭子策略,要求把孩子送到國子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