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一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興說的意思是:歷史絕不會忽略像蘇軾這樣有才華的詩人,歷史在記述蘇東坡生平地時候,董必的行為、以及所有對蘇東坡的迫害行為都要記錄在案。如此一來,他驅趕蘇東坡出了昌化軍官舍,反而將自己寫進了歷史,而且是以一個小丑形態寫進歷史的。
歷史絕不會忽略蘇東坡,柳永一生窮困潦倒,然而他地才華使人們無法遺忘,歷史記住了這位詩人。而蘇東坡這位做過幾任尚書,做過幾任地方官的翰林學士,歷史更不會遺忘。
讀書人最渴望什麼,渴望的是青史留名,這個留名是留下美名而不是罵名,董必與王穎原來一腦門心思討好當權者,一不留神把自己弄到了尷尬的境地……
趙興冷冷的笑著,繼續說:“文勳大概告訴你們了吧,我廣南就是發錢多,我給你們做個約定吧,你們該說的說,不該說的視而不見,我允許你們在廣南一任逍遙度過,否則的話,我翻起臉來可是不認人地。”
服了,兩位察訪使現在是徹底服了。
趙興一手拿著胡蘿蔔,一手拿著大棒——不,他那手提著明亮的刀子,讓人選擇胡蘿蔔還是刀子。
傻子才選刀子呢!
文人好虛名,如果自己剛直不阿,能在史書上留下個好名字,那麼兩人還有拼一拼的想法,賭趙興敢不敢造反。但趙興現在已經清晰的告訴了二人,他碾死這兩位官員輕鬆的像碾死一個螞蟻,而且他們的死毫無價值,弄不好還要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罵名。
這可不好。
至此,兩位察訪使心服口服——於是,廣南一帶,趙興的軍閥時代也拉開了帷幕。此後廣南官員對趙興唯唯諾諾,朝廷派來的監視官員屢經撤換,可來廣南沒幾天便被糖衣炮彈打倒,開始用廣南地腔調說話。
兩位察訪使唯唯諾諾地告退,並再三向趙興保證。自己凡是向朝廷呈報的奏章,都會呈遞給趙興過目,還表示察訪司官衙最好由趙興安排人選,組建衙門……
等他們退下後,万俟詠蓋完了公章,呈遞給趙興過目:“這次我們更換了三十一名縣官,加上去年地,廣東一地70%地縣官、縣丞、縣尉、主簿都是我們挑選的。剩下的30%也是聽我們話的人。”
趙興點點頭。回答:“只要我們把廣東基層組織健全了,無論州官怎麼撤換,都無關大局。這是指射之地,縣官只能從當地選擇,把基層控制在我們手裡,無論上面怎麼折騰,廣東都是我們的了。”
万俟詠眺望南方,很貪心的補充說:“下面是廣西。”
趙興嘆了口氣:“真臘的情況不容樂觀。有情報傳來,真臘的王城——大吳哥城牆綿延十五(公)裡1,石牆高十七米,每個城門都有五重石門,攻下這樣地城池。需要花的鮮血,我廣東承受不起。”
廣東一地經過趙興的再三羅攫,目前只湊出了兩萬士兵,其中一萬二分佈在水軍。他的服妖軍目前只湊出了兩千多人馬,輔助兵約六千,這種兵力去攻打一座擁有五重石門的雄偉城牆,趙興花不起那個代價。
万俟詠一聲輕笑:“那不是更好嗎?短期裡面,我們正好把目標轉向大理,用大理的軍功誘惑張立,他一定允許我們插手廣西。”
按宋朝的軍制,大將在外一旦立下軍功。為了防止他擁軍自重,朝廷會立刻將其調回京城,給一份閒職榮養起來。張立如果立下開疆拓土的功勞,他就要離開廣西。所以,只要誘惑足夠,張立才不在乎廣西地官員由誰任命。
趙興點頭附和万俟詠的話,順嘴又問:“我們在善闡府(昆明)修建的大鐘樓也該完工了吧?”
万俟詠回答:“明年正旦(春節)正式開光,請了安思達的首徒來舉行開光禮。打算在正旦那天鳴響銅鐘。讓整個善闡府都能聽見我大宋的鐘聲響亮……只可惜,紫金做地大銅鐘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